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五章 (第2/4页)
- 沐三小色狼,正托起蹲在栅栏边修缮的林彦的下巴,在林彦莫名所以的目光下,印上他的唇… 来不及看周围人的反应,大胡子已经狂笑出来。 “哈哈哈哈哈哈…”* * * * * * * * 楼江槐只觉得自那年被林子剃了胡子后,心情从没这么畅快过,报应!报应啊! “哈哈哈哈…”晚上吃过饭后,他还在抱着肚子笑。 林彦青筋直冒“你笑够了没有!” “知…知不知道什么叫尊严扫地?什么叫没脸见人?哈哈哈哈,我不行了…”大胡子捶桌笑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,终于了解他当年的心情了吧?情况正相反,如今是他看笑话。哈,风水轮流转! 林彦从鼻子里“哼”了一声,本来也没什么,一个孩子,正当顽皮好动精灵古怪之时,谁会和他计较,偏楼大胡子笑得前仰后合难以自禁捶桌拍地了一下午加半顿饭,笑笑笑!他怎么还不抽筋? 楼三哥从门外进来,径自倒了一碗水喝,平静道:“我罚小乖在外头练剑,不满一个时辰不准进来,明夜,你的掌法习得怎样了?和小乖一起去练一会儿?” “我忙,没空。”小童很?地正往一块木板上雕一头似猪非猪的东西,头不抬眼不眨浑然忘我“三叔,小三子宣布不许叫他小乖,要叫三郎,不然他会翻脸。” “三郎?他排三我排几?”楼三哥的脸隐在水碗后,握碗的手有些抖。 小扇担心地问:“楼三哥,你怎么了,是不是不舒服?” “没。”他咳了一声,抖得更明显“没有,我没事。” 林彦将在震雷狂笑中仍睡得香甜的小宝和川儿一齐塞给蓝田“到东屋押着那些小鬼睡觉,一个不睡你也别过来睡。”浑不管是将两个婴孩交给-一个年仅十四岁的少年。 蓝田认命地接过去,临出门前投给楼三哥一个同情的眼神。 “楼三哥,你的…水碗被捏出裂纹了!”小扇惴惴不安地道,他在生气吗?他为什么生气啊? 林彦瞧了楼三哥一眼,慢慢伸手拉开他遮在脸前的水碗“你不必憋得那么辛苦,我没逼你硬憋着。” 楼三哥扭曲的脸被曝于烛下,他立即往桌上一趴“唔嗯,林子,三哥真替你难过…噗、嗤…” 林彦拖起他,温柔地道:“你以前教过我两招武艺,我一直没怎么练习,现在,正是好时机。” “呃、不用了吧?”楼三哥有点冒汗,林子要扁他,他可不敢还手啊!“我不笑,我真的没在笑!” “走吧。”林木匠的力气也不小,双眼一?,笑得阴森,硬是把高了他半个头的楼三哥拖出门去。 楼江槐幸灾乐祸地目送二人,见小扇一脸担忧,安抚地要摸摸她的头,手到半途,想到什么,又赶紧缩回来,装作摸胡子。 “小扇,你在缝什么,我帮你缝。” 小扇笑笑,现在已经习惯他一个大男人也会缝缝补补“三郎这件衣裳,料子这样漂亮。我不敢乱缝,打个补丁多难看。”她惋惜地翻来调去地端详,好好一件衫子,刮了个小小的洞,别的孩子穿的粗布衣,破了就一块方补丁加上去,也没什么碍眼;但这件像水一样滑软像湖水一样清湛漂亮的衣衫,叫人怎么也不忍贴上块“小豆干” “别补了,小乖挑得很,从不穿带补丁的衣裳,连布的都少穿,尽是些绫罗绸缎绢纱锦。”楼江槐想想就扼腕,全家惟一没被他带出勤俭之风的就是小乖,这孩子喜欢精致漂亮的东西,穿衣用度都是极讲究的。“他没有换得,会自己到城里制衣坊去做两件,不用管他!”哼,他小小年纪不知做了什么居然也赚了不少银子,比他这个五叔还有身家,嫉妒嫉妒… “城里制衣坊?”小扇有点惊讶“我还以为城里那些人的衣裳都是自己做的哪,我想着怎么人家就裁制得那么好看又合体,不像村里人的衣衫都是肥肥大大胖也能穿瘦也能穿,原来有专门制衣裳的地方!” 楼江槐看着她简单粗陋的衣饰,不禁又唏嘘起来:“小扇,你怎么都不打扮打扮?新衣也不穿,胡子大叔给你买的发簪也不戴;这样怎么能比得过百合和都家那个娇娇女?胡子大叔喜欢看你漂漂亮亮的啊,就像那天去兵营…不、比那天还应该要多修饰些才好。” 小扇的脸几不可察地渐渐垂下去“那、那我明天换。” “好、好!”楼江槐很兴奋“小三子给你的那瓶什么膏呢?快拿出来,每天早晚都要搽一遍,我家莓果用的好象也是这个,水灵得像根小嫩葱!” 小扇本想说好麻烦,但楼江槐的热切让她不由自主地起身“我先去洗脸。” 大胡子跳起来“我帮你打水。” “不、不用,我自己来!”小扇慌忙扯住他,迅速瞟他一眼,溜出屋去。 楼江槐莫名其妙,在一旁原本雕木板雕得全神贯注的小童忽然抬起头,笑你地道:“五叔,你几岁了?” 楼江槐纠正:“问长辈年岁要说『多大年纪』,不能说『几岁了』,大人和小孩问法不一样。” “喔.好吧,五叔多大年纪了?”小童的眼睛黑漆漆的,笑起来很是可爱。 “嘿嘿,五叔不告诉你。”楼江槐得意地笑了,见小扇挑帘进屋,注意力立刻转移“小扇,你洗好了?” 小扇头不敢抬头,坐在桌前,将玉瓶拿出,傻傻地看了半天,试着往手心倒去。 “啊,它它它流出来了!”挑手忙脚乱地尖叫。 楼江槐手疾眼快,大掌一把盖住她纤小的手,将玉瓶正过来“傻丫头,这是用瓶装的,当然会流,如果是用盒装,才是膏样不会流出来。” 小扇难为情地嘀咕:“三郎明明说什么膏的,再说,我只见过粉要拍,胭脂要搽,谁见过这样的东西?” “小三子制的东西就是怪,以后习惯就好了。”楼江槐拿开玉瓶,盖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