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代宫廷艳史_第55章和豪无恩情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55章和豪无恩情 (第1/2页)

    第55章 和豪无恩情

    直到三月十七早朝,皇帝问:“外间贼势如何?”文武百官听了,只有掉眼泪的本领。停了一会,午门外报进来说:“李自成兵队环打九门。”大臣们听了,也顾不得皇帝,一个个溜出殿去,崇祉皇帝看了,只叹了一口气,退朝回宫,对皇后痛哭一场,这时有一个总管卫太监,见皇帝哭得凄凉,便不觉动了忠义之气,当下招呼了宫里的太监,共六百多人,各个拿了兵器出去,把守皇城。

    到了十八日这一天,外面攻打得十分危急,便有一个太监名叫杜勋的,偷偷逃出城去降李自成,把宫里的情形统统告诉给贼人知道。李自成便打发杜勋连夜用绳子挂进宫里去,见崇祯皇帝,请皇帝让位给李自成。

    皇帝大怒,把杜勋监禁起来,直到十八日傍晚时候,太监曹化淳偷偷地去开了彰仪门,那贼兵一闯进城,逢人便杀,逢屋便烧,京城里一片火光,人声鼎沸。崇祯皇帝忙吩咐把内城紧闭。

    可怜皇帝一个人走出宫门,来到万寿山上,望见烽火连天,叹一口气说道:“这白白害了一班好百姓呀!”

    说着掉了几滴眼泪来,回到干清宫里,他拿起朱笔来,写一道上谕:“着成国公朱纯臣提督内外诸军事,辅助东宫。”写完上谕,便吩咐请皇后出来。

    一霎时,皇帝跟前站着许多宫女,皇后和袁贵妃也坐在一旁。皇帝吩咐摆上酒席,连喝了三大杯,便觉得醉醺醺的,随即回过头来,对皇后说道:“大事去矣!”皇帝才说得一句。

    只听得那班宫女们呜咽咽地痛哭起来,皇后也抹着眼泪说道:“臣妾侍奉陛下十八年工夫,每有劝谏,总不肯听,致有今日!”皇帝也不和她多说,便把太子永王、安王唤来,拉住两人的手,只说得一句:“逃性命去吧!”

    便吩咐太监把两位太子送出宫去,寄养在外戚周家、田家,不一会,宫女报说:皇后吊死了!

    皇帝急急进去看时,已是断了气。皇帝只说得一个好字,那公主在一旁哭着。这位公主年纪十五岁,长得沉鱼落雁的容貌。皇帝觑她不防备的时候,便拔下佩刀来,把袍袖遮住脸儿,一刀杀过去,斩断了公主右面的臂膀。

    公主倒在血泊里,辗转呼号,皇帝一面抹泪,一面说道:“谁叫你生在我们帝王家里呢?”袁贵妃听了,便对皇帝拜了又拜,解下腰带来,便在皇帝跟前上吊,才把身子吊上。

    那带子忽然断了,袁贵妃又醒过来。皇帝便擎起刀来,在贵妃肩上狠命地砍了几刀,才死去。

    皇帝收了佩刀,慌慌张张地夹在几个皇宫太监里面挤到东华门口,被兵士们拦阻住,又折到齐化门朱纯臣家里,又被看门的拦住,不放进去。急转身走到安定门。

    那城门关得铁桶相似,也不得出去,皇帝叹了一口气,又折回宫来,这时皇帝身上穿着蓝袍,在街道上走来走去,也没有人认识他。

    到十九日一清早,内城也被贼兵打破了,皇帝悄悄地一个人走上煤山去,在寿皇亭里坐下。一阵阵喊杀声音传到皇帝耳朵里,皇帝连连叹了几口气,便拿起案头朱笔,在衣襟上写了几个字,解下袍带,吊死在亭子里。

    待到李自成打进宫来,有一个太监名叫王承恩的,在宫里四处找寻皇帝。找到寿皇亭里,见皇帝高高吊死在窗槛上,散着头发赤着左脚,右脚穿着朱履。

    再看那衣襟上写的字,道:朕自登极十有七年,逆贼直逼京师。朕虽薄德匪躬,上干天咎,然皆诸臣之误朕也!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,可去朕之冠冕,以发覆面,任贼分裂朕尸,勿伤百姓一人!那王承恩读过皇帝衣襟上的遗诏,不禁嚎啕大哭。

    对皇帝的尸身拜了八拜,说道:“万岁在阴间慢走,奴才来了!”说着,也在腰间解下一条带子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