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代宫廷艳史_第83章平曰必有记载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83章平曰必有记载 (第1/2页)

    第83章 平曰必有记载

    因为这件事体,田总督又送了邬师爷一千两银子。邬师爷见总督重用他,便飞扬跋扈起来,在外面包揽词讼,占yin民妇,无所不为。这风声传到总督耳朵里,如何能容得。

    立刻把邬师爷辞退了。这邬师爷走出衙门,也不回家。便在总督衙门口买一座屋子住下,终日游山玩水,问柳寻花。说也奇怪,这田文镜自从辞退邬师爷以后,便另请了一位幕友,每逢奏事,总遭驳回,有时还要传旨申斥。田文镜害怕起来,托人依旧去请教这位邬师爷,那邬师爷大搭其架子,不肯再来。

    后来经中间人再三说项,邬先生说出两个条件来:第一件,不进衙门,在家里办公。第二件,每天须送五十两纹银元宝一只。

    田总督为保全自己的功名起见,便也没奈何,一一答应了他。从此以后,邬师爷住在家里,每天见桌上搁着一只元宝,他便办公。倘然没有元宝。

    他便搁笔,直到田文镜逝世,那皇帝的恩典还是十分隆厚,圣旨下来,赐谥端肃,在开封府城里建立专祠,入祀豫省贤良祠,后来这位邬师爷也不知去向。人家打听出来。

    这位邬师爷原是皇帝派他去监督田总督的。你想这雍正皇帝的手段,可厉害不厉害?那时有一位福建按察使王士俊,他进京陛见,临走的时候,大学士张廷玉荐一个亲随给他。

    这王士俊带他到任上,便十分重视他,那亲随也十分忠心。光阴似箭,转眼已是三年。王士俊因有要事要进京去请训,这亲随便于前三日告辞。

    王士俊留着他说:“你家在京里,我也要进京,俺们一块儿走,岂不很好?”那亲随笑笑说道:“不瞒大人说,俺本不是什么亲随,原是皇上打发俺来暗地察看着大人的。

    如今大人做了三年按察使,十分清正,俺便先回京去,替大人报告皇上。”那王士俊听了,吓得连连向这亲随作揖,嘴里说:“总、总要老哥照拂。”这个风声传出去。

    那班外任官员个个心惊胆战,时时防备衙门里有人在暗地里临督他。鄂尔泰和张廷玉两人,见隆科多得了罪,明白了皇上的用意,便不觉自危。张廷玉十分乖巧。

    即上奏章告老回乡。皇帝假意挽留他,张廷玉一再上本告休,皇帝便准了他的奏,又在崇政殿赐宴饯行,在席上,皇帝御笔写一副“天恩春浩荡,文治日光华”的对联,赏张廷玉拿回家去张挂。

    张廷玉回家以后,皇帝要买服他的心,常常拿内帑的银钱赏他,一赏便是一万。十年里面赏了六次,张廷玉屡次辞谢,圣旨下来,说汝父清白传家,汝遵守家训,屏绝馈遗,朕不忍令汝以家事萦心。

    张廷玉无法可想,在家里造了一座“赐金园”算是感激皇恩的意思。张廷玉有一位jiejie姚氏,年轻守寡,颇有智谋,她见雍正皇帝毁灭功臣的手段,知道皇上的心是反复不定的,便回家和张廷玉说明,把廷玉的家财图书细软等物,统统搬到她夫家去,果然隔了几年,不出她所料,皇上圣旨下来,着两江总督查看张廷玉家产,收没入官。

    后来他兄弟亲友怕被张廷玉拖累,便大家捐助十万块钱,搁在他家里,待总督来查看,后来两江总督把十万家产提存在江宁藩库里,虽说圣旨下来,发还张廷玉的家产,张廷玉也不敢去具领,要知后来别的功臣如何遭殃,且听下回分解。

    ***却说那王涵春带了年羹尧的小公子,昼夜兼程。在路上已听得说年羹尧降调杭州将军。过了几天,又听说连下十八道圣旨,年羹尧连降了十八级,做了城门官。到了家里,又得到年羹尧赐死和两公子正法的消息,那小公子也不敢哭泣,不敢上服。王涵春替他改了名姓,姓黄,名存年。

    王涵春家住在扬州半边街,原是三间平房,如今忽然改造了高楼大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