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代宫廷艳史_第72章越发坎喜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72章越发坎喜 (第2/2页)

太子的事体。

    那班大臣受了诸位皇子的好处,各人帮着自己的主人,那时八皇子胤禩,私地里送了许多金珠给国舅佟国维和大学士马齐。

    便暗暗地指使内大臣阿灵阿、散秩大臣鄂伦岱、尚书王鸿绪、侍郎揆叙,还有巴浑岱一班人,上奏章说八阿哥可以继立。皇帝看看奏章,不由得大怒起来,说:“八阿哥少不更事,况从前有谋害太子的嫌疑。

    他母亲又出身微浅,如何可立为太子?”一面派人秘密查问,果然查出胤禩私通大臣的事迹来。

    第二天皇帝上殿,厉声喝问,巴浑岱吓得浑身抖动,爬在地下,把佟国维和马齐两人如何指使他们保奏八阿哥的情形,一一奏闻,天颜震怒。

    立刻把那班官员革了职,又革去了胤禩亲王的爵位。佟国维只因他是国舅,便当面训斥了几句,驱逐出京,永远不许进宫。

    大学士马齐离间骨rou,罪情较重,下旨交刑部斩首,后来自满朝文武代求恩免,圣旨下来,着革去功名,严行管束。自从此雷厉风行之后,满朝官员都绝口不敢说立太子的事,便是圣祖自己,也不再立太子。

    后来还是皇后觑着皇帝略略平了气,便劝着说道:“册立诸君,是国家一件大事。如今陛下皇子众多,不得不预立太子,免得将来的变乱。”

    皇帝听了皇后的话倒也说得不错,便和皇后商量,究竟立谁妥当。皇后说:“皇十四子胤禵,生性慈厚,堪为储君。”

    这句话却深合圣祖的意思,但是皇十四子年纪尚小,这时倘然把圣旨宣布出去,又怕太子被人谋害。圣祖想到这里,便想起鄂尔泰、张廷玉两个人来。

    皇后也说这两人是朝廷的忠臣,可以信托,当下立刻把鄂、张两位大臣宣召进宫来,商量立十四皇子为太子的事体。

    那鄂尔泰便想出一个主意来,说:“请陛下亲笔写下传立的诏书,悄悄地去藏在正大光明殿匾额的后面。待陛下万年之后,由顾命大臣把诏书取下来宣读,那时诸位皇子见是陛下的亲笔,也没话可说了。”圣祖听了,连称“妙!妙!”

    便又想起国舅隆科多来,立刻把他召进宫来。一面由圣祖亲自写下诏书道:胤牣染有狂疾,早经废黜,难承大宝。朕晏驾后,传位十四皇子。尔隆科多身为为元舅,鄂尔泰、张廷玉受朕特达之知,可合心辅助嗣皇帝,以臻上理。勿得辜恩溺职,有负朕意,钦此。

    这三位大臣受了皇帝的顾命,便把诏书捧去,悄悄地藏在正大光明殿匾额后面,又悄悄地退出宫来,各自散去。自从行了这个预藏遗诏法子以后,历雍正、干隆、嘉庆、道光、咸丰、同治、光绪七朝,都沿用这个法子。

    这是后话,且不去说他,如今再说国舅隆科多回到府中,便有雍郡王打发来的内监候在府中,隆科多见了,彼此会意,便暗暗地对那内监只说了“今夜三更”四个字,内监回府,把话回禀过。

    过三更时候,隆科多便悄悄地从后门出去,踅进雍王府的后门,到了一间密室里,只见大学士张廷玉、将军鄂尔泰都在那里,还有几位国师和一班剑客。停了一会,雍王走进密室来,大家便低声悄语地商量了一会,直到天明,大家吃过燕窝粥,才散出来。

    隆科多、鄂尔泰、张廷玉三人依旧上朝去。圣祖升殿,便不象昨日一般厉声厉色了。兵部尚书出班奏称:“康亲王八百里文书告捷,说噶尔丹部主兵败大积山,连夜逃至刚阿脑尔,如今已把噶尔丹全部收服,部主亲到兵营中来纳款投降。康亲王不日班师回京。”

    圣祖听了这个消息,越发欢喜,吩咐传旨嘉奖。一面预备得胜酒筵,只待康亲王进京,亲自犒劳。不多几日,康亲王带领大兵凯旋,圣祖真的摆动御驾出城迎接。十万大军见了皇上,齐呼“万岁!”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