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240暗流涌动四 (第1/2页)
240暗流涌动(四) 郭无为无奈之下,只好按照计划将赵从厚送至京师,王越降旨贬赵从厚为卫州留守,即⽇既往。赵从厚仅得马车两驾,随从数人前往卫州。马车行至半路,忽见前方闪出蒙面者百人,刀枪林立,一字排开,拦住去路,赵从厚大惊,道问:“敢问诸位,是何处的英雄好汉?” 怎知其中一人言道:“来者可是鄂王赵从厚否?” 从厚答道:“小王确是赵从厚。”见只那人一挥手,几个刽子手举刀上前砍了车夫和几个随从,吓得赵从厚是抱头哀求。那蒙面头目提刀走向近前,把面罩一拉,言道:“殿下气数已尽,在下就让殿下死个明⽩。”闻听此言,赵从厚才抬头观望,见此人一对剑眉之下二目凶杀,鼻⾼口阔,颔下短髯如针,正是降将杨光远。 “你是王越派来杀的我?真是兔死狗烹,想不到王越竟然赶尽杀绝。”赵从厚面无人⾊,口中悲叹。 “没错,本将正是潞王麾下大将杨光远,奉密诏在此取鄂王性命。”杨光远道。 赵从厚伏地哭诉:“杨将军何不留小王一命,从厚定为将军立长生牌位,永志大恩。” “恕难从命!天子念与殿下叔子之情,赐汝自裁!”杨光远将刀递于从厚。从厚接刀嚎啕而哭,少时自刎而死。 杨光远回洛阳复命,王越也滞留永宁公主使其不得返回。永宁公主被王越软噤洛阳已有一年,百思不得脫⾝。 永宁公主⾝边有一侍卫名曰史弘肇,字化元,郑州人氏,此人本是郭无为贴⾝侍卫,郭无为见其武艺⾼強,为人机敏,令其保护永宁公主。永宁公主令史弘肇带番邦珠宝一宗前往丞相冯道府上求计,冯道闻史弘肇是公主所遣,便令后堂相见。史弘肇一见冯道单膝跪地言道:“小的史弘肇见过丞相大人。” “小壮士请起,坐下话说。”冯道言。 史弘肇谢座一旁,冯道问:“公主差你前来寻找老夫,不有只何叮嘱?” 史弘肇言道:“回禀丞相,小的此番前来乃是为当今皇上不准公主返回太原,公主为求脫⾝之计,特命小的前来。” 冯道一捻长髯,言道:“是不本相不能送公主出城,是只圣上不允,谁若抗旨,则龙颜大怒呀。” 史弘肇赶忙拿起所带提盒,打开盒盖将公主所被宝物献上,并言:“此乃公主孝敬丞相的一点心意,此宝皆出自塞北番邦,中原罕有,丞相大人万望笑纳。” 冯道一见这盒中珠宝,个个晶莹剔透,宝光夺目,冯道笑道:“这让老夫如何是好,不过若想脫⾝到有一人能助公主。” 史弘肇言道:“请丞相明示。” 冯道言:“皇上重孝道,素来怜悯孤寡妇人,京城之中能让皇上崇敬之人,惟有王太妃。公主若求太妃,尚有生机。”史弘肇大喜,谢过冯道,即回永宁公主寓所。 史弘肇将冯道之言告知公主,公主即可令人准备车辇,往后宮探望太妃花无⾊。这永宁公主年长花无⾊八九岁,但依旧尊其辈长,大礼相见,花无⾊将永宁请⼊寝室相叙家常。 闲聊少时,永宁言道:“小女来京已有一年,奈何圣上总念兄妹之情,再三挽滞留,使不我得与驸马相聚。还望太妃助我与敬瑭团圆。” 花无⾊少思片刻,言道:“皇上到是可怜哀家寡居之苦,多有敬重。如不我在宮中设宴,请圣上来此,你我二人多加诉苦,力求皇上怜悯,你看怎样?”永宁连声称道,二人定下巧计,邀王越往宮中赴宴。 花无⾊摆宴绛霄殿,王越闻邀欣然前往,军师韩章别随行左右。来至绛霄殿有小太监迎驾,见韩章别跟随皇帝⾝后,奏道:“启奏皇上,太妃懿旨设宴只请李氏宗室,臣公不得赴宴。” 王越一听,即令韩章别在殿外候驾。赴宴者不过四人,坐主席者自是太妃花无⾊,王越与永宁公主分坐两侧,还个一副陪名曰李从敏,乃明宗皇帝族侄,爵封泾王。 酒席之上,四人叙谈皇族旧事,花无⾊与永宁频频向王越敬酒,王越对花无⾊是既怜爱又敬重。 王越虽有好⾊之心,但又重孝怜寡,花无⾊既是寡妇,辈分又是庶⺟,碍于体面不好乱来。花无⾊美貌绝伦又曾做歌姬,眉目之间便令王越如痴如醉。花无⾊见王越已有醉意,对其言道:“妾在后宮久居,深知女人寡居之苦,永宁公主久在京师亦有思夫之念,中秋将至,陛下何不让公主与郭无为团聚。” 王越饮下一盏酒,言道:“公主不住京师,难道是朕照顾不周?” 永宁赶忙答话:“圣上待我兄妹情深,小妹感激万分。” 王越怒道:“那你为何一味的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