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214章除非遭遇大难 (第1/2页)
第214章 除非遭遇大难 静儿有些为难,但她只是略微思考了一下,便回道:“夫君说的是,静儿考虑不周,还望夫君见谅,静儿这就留下来照顾夫君。”说罢,静儿便去解身上的衣扣。 朱三没想到静儿居然当真,连忙阻止道:“罢了罢了,爷刚才只是说笑而已,若是身边躺着你这么一个绝色美人,爷今晚还能睡得着觉么?爷听你的,身体要紧!你赶紧去歇息吧,夜深了,明天还得早起呢!” 静儿应了一声是,道了个万福,便欲出门而去,朱三却突然想起一事,忙起身道:“静儿,你先别走,爷还有件事想问你。” 静儿只道朱三要留她,于是又转了回来,继续解衣扣。朱三见静儿误会,有些哭笑不得,于是问道:“这几天来你都和爷在一起,那爷原来身上所穿的衣物是否都是你脱下来的,这段时间有没有别人进过房间?” 静儿见朱三问得认真,于是停下动作,点点头道:“没错,夫君那夜负伤归来,只在客厅中待了半个多时辰,爷爷便将夫君送到这里来了。 之后除了玉儿姑娘来夜探过几回,没有别人进入。”朱三松了口气,又问道:“那爷身上的物事是否都由你保管了?” 静儿回道:“正是,夫君随身的物事都在这房中的柜子里,静儿这就拿过来给夫君。”说罢,静儿转身走到房间一角,从柜子里取出一个盒子,拿到朱三面前。 朱三将盒子里的物事仔细翻找了一遍,发现南宫烈送的心法秘籍、林家掌门印信和蚯狈令玉牌皆在,但却不见那本从铁面人身上搜刮来的羊皮小册,而且一同丢失的还有薛云染的肚兜。 朱三猜想秘籍和肚兜定是被沈玉清拿走了,但仍不甘心地问道:“所有的东西都在这里么?” 静儿肯定地道:“没错,夫君身上只有这些,至于夫君所穿的衣服,静儿已经都清洗干净了,就挂在外边园子里晾晒。” 朱三心知静儿不会撒谎,但却不明白沈玉清为什么要这么做,如果说拿走薛云染的肚兜是因为吃醋,那拿走秘籍又是出于什么想法呢? 朱三本来还心存侥幸,认为自己虽然从鬼门关里走了一遭,但至少还有点收获,却没想到这次是真正的竹篮打水一场空,又或许用偷鸡不成蚀把米才能更贴切地形容他此次的遭遇,不仅什么好处都没捞着,而且还伤了沈玉清的心。 同时还得罪了铁面人和薛云染这两个正邪两道的厉害角色,甚至差点一命呜呼。朱三悔得肠子都青了,怔怔地看着盒子里的东西,半天没有说出话来。 静儿见状,不解地道:“夫君,有什么不对劲么?是不是丢了什么物事?静儿帮你去找。”朱三回过神来,摇摇头道:“不,没有什么物事丢失,爷只是想起了那夜惊险的经历,所以有些走神,你把东西放回原处,回房歇息吧,没事了。” 静儿心知朱三有异,但又不好再追问,只得依言将盒子放回柜子里,出门回她的房间去了。***朱三起得很早,静儿来时他便已穿好了衣服,洗漱完毕用完早餐后,两人便来到了客厅。 客厅门口地上放着几个包裹,桌上还摆着几杯水酒,显然都是为朱三他们送行准备的,等候多时的吴老与尚布衣坐在圆桌前,小虎则立在吴老身后。 吴老看了看朱三身后,见沈玥等人还未到,于是示意小虎去门口望风,然后做了个请的手势,请朱三坐下,压低声音道:“老朽实在有些年老昏聩了。 竟险些忘了将两件要事禀告殿下,昨夜殿下走后老朽才想起来,差点误事。”朱三问道:“何事如此紧要?舅公且说。”吴老道:“这第一件事,说的是前几日京城来了圣旨,召山西巡抚于谦入京,任兵部左侍郎。”朱三诧异地道:“此事与我有何干系?” 吴老正色道:“此事与殿下确实毫无干系,但殿下却要想办法扯上关系!”见朱三一脸不解,吴老又道:“殿下可知于谦此人?”朱三摇摇头道:“舅公明知我对官场之事一无所知,何必为难于我呢?” 吴老道:“殿下可别小看了这个于谦,他可不是一般的人物,他为官清廉,刚正不阿,且很有谋略,早年深得内阁重臣杨荣、杨士奇等人器重,三十二岁便官居正三品兵部右侍郎,历任河南、山西等地巡抚以来,更是政绩斐然,民望极高。 前年,权倾朝野的阉贼王振忌恨于谦不送礼的行为,捏造罪名陷于谦入狱,欲杀之而后快,但不料河南山西两省群民共愤,联名上书,王振见杀不了于谦,只得编造了一个借口,谎称抓错了人。 但仍然不愿放过于谦,将他降职为大理寺少卿,囚居山西,谁知两省官民仍不肯罢休,纷纷上书或者进京俯伏于宫门前,请愿让于谦复职留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