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29壶关三老引发的变局  (第1/2页)
    29、壶关三老引发的变局    “壶关三老上书?”    天子诧异,却还是起身端坐,示意近臣接过尚书手中的奏书,拆封检,念给他听。    三老、五更,三代所尊也。天子父事三老,兄事五更。(注1)    虽然三老五更不是显宦高官,但是,天子对他们的上书却是不能怠慢的。    这几年,天子的身体一直不是很康健,批阅奏书这种事早已不是亲力亲为了,一般都是侍中宣读,侍御史执笔。    因为是惯例,天子没有注意到,自己所指的侍中是谁,直到那人开始念壶关三老的上书,天子才发现,那人是前些天一直被自己软禁的霍光。    作为冠军景桓侯霍去病的异母弟弟,霍光与卫氏虽然没有血缘,但是,仍旧是卫氏的一员。或者说,他不可能维护太子刘据之外的皇子——被霍去病携入长安,受卫氏的庇荫的他,不可能不站在霍去病全力维护的卫太子的一边。    因此,在天子因为“太子反已成”的消息暴怒时,明知无济于事,霍光还是开口了。    因此,在天子驾幸建章后,霍光一直没有当值,直到今天…    听到霍光的声音,天子只是看了他一眼,稍稍皱眉,并没有阻止,随即,天子的注意力便完全放到了那份奏书上。    壶关三老令狐茂说:“臣闻父者犹天,母者犹地,子犹万物也,故天平,地安,物乃茂成;父慈,母爱,子乃孝顺。今皇太子为汉适嗣,承万世之业,体祖宗之重,亲则皇帝之宗子也。江充,布衣之人,闾阎之隶臣耳;陛下显而用之,衔至尊之命以迫蹴皇太子,造饰jianian诈,群邪错缪,是以亲戚之路鬲塞而不通。太子进则不得见上,退则困于乱臣,独冤结而无告,不忍忿忿之心,起而杀充,恐惧逋逃,子盗父兵,以救难自免耳。臣窃以为无邪心。《诗》曰:‘营营青蝇,止于籓。恺悌君子,无信谗言。谗言罔极,交乱四国。’往者江充谗杀赵太子,天下莫不闻。陛下不省察,深过太子,发盛怒,举大兵而求之,三公自将。智者不敢言,辩士不敢说,臣窃痛之!唯陛下宽心慰意,少察所亲,毋患太子之非,亟罢甲兵,无令太子久亡!臣不胜惓惓,出一旦之命,待罪建章宫下!”    不得不说。长者终究更通世故。    奏书通篇皆是为太子鸣不平。却字字句句都击中天子地心思。    ——“皇太子为汉适嗣。承万世之业。体祖宗之重。亲则皇帝之宗子也。”    ——“太子进则不得见上。退则困于乱臣。独冤结而无告。不忍忿忿之心。起而杀充。恐惧逋逃。子盗父兵。以救难自免耳。”    ——“智者不敢言。辩士不敢说。”    霍光压抑着激奋地心情。力持平静地念完奏书。却半晌没听到天子地声音。稍稍抬眼。便见玉床之上。扶着玉几地天子一脸沉思犹豫之色。    良久,奇华殿内的诸人听到天子细微的叹息声:“…谗言罔极,交乱四国…朕不省察…”    所有人都不敢出声打扰天子的思绪,心中为未知的可能而惴惴不安。    又过了半晌,天子疲惫地摆手让霍光将奏书放下,却始终没有再说话。    子曰:“王言如丝,其出如纶;王言如纶,其出如綍。”    天子的话让霍光心中愈发不安了。    ——当断不断,必受其害!    天子在犹豫,其他人呢?    走到奇华殿,还没有步下丹墀,霍光就见上官安在旁边的角落里神色焦急地打转,不禁皱眉,走过去轻声斥责:“上起居所在,岂能如此随意?”    一听到霍光,上官立时松了口气,却随即扯住霍光的衣袖,焦急低语:“阿公,家中出大事了,我得赶快回去,你帮帮忙!”    霍光不由一惊:“出什么事了?”    “阿翁说,幸君小产了…”天气闷热,兼之焦灼万分,上官安早已是大汗淋漓,朱胄下的黑色大襦上满是湿渍。    霍光不由大骇,反手抓住上官安的手:“幸君如何?”    上官一脸惊恐:“不知道…来报讯的苍头(注2)说不清楚…”他是又惊又急,竟是完全没有感觉到霍光的力道。    霍幸君,霍光的嫡长女,嫁给上官安已经五年,却是第一次有妊,霍光本就担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