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九章 (第4/5页)
一犹豫,举步前去。 耶律宏长身立于窗前,银色月光自窗泄入,洒在他白色的袍子上,平日里英朗飒气的他和月色溶在一起,显得平和许多。我一呆,他已闻声转过身子“你看见了?” 我点点头,他走到桌边坐下,我随着坐于他对面。他道:“紫漓已查到了这里。” 我思索一刻,看着他,道:“紫漓并不甘心这么过一生,寻常豆蔻年华妙龄女子心中的该有的梦她同样有。” 娘亲与鹰宫势必有正面冲突,以目前双方实力来估量。鹰宫在外追踪娘亲的宫众以紫漓所率部为强,只要削弱或瓦解这股力量,娘亲我们一行目前的安全便可保证。 他默看我一会儿,点点头“竟把这层给忘了。”我冲他微微一笑,他唇边也漾出丝笑,静静打量着我“你心中的梦是…?” 我头微懵一瞬,心底轻窒却是久长。本以为他会继续说紫漓,可没想到他会突然问这些。 垂睑默一瞬,敛去满腹心事,抬头朝他浅浅一笑“目前是娘亲我们一行安全回去,以后或许还会有其他的,现在还不知道。” 他笑容未变,定定看着我。我猛地起身,转身欲回房。一丝轻微的声音若有若无透进来,他眉头一蹙,起身向外掠去。我一惊,随着跟了去。 湖边围站的众侍卫已随着湖中小船驶向岸边的方向聚拢,我心底一颤,娘亲已现身,意味着娘亲与宋室的斗争已开始。 身侧的耶律宏光身形未停,温言劝慰“你娘亲的打算我们虽然不知,但是,如果出事,我们一举擒获赵光义没有任何问题。” 我双眸定在已停在岸边的小船,轻声“唔”一声。 咄贺一手紧握刀柄走在前面,娘亲身上白衫随风飘忽,脸上神情淡然轻松,嘴角微抿着跟在后面,表面看似是温婉娴淑的普通美妇。在岸边已成半包围状的侍卫看清拾阶而上的两人,紧张神情通通褪去,大多唇边露出讥讽的笑“原来弟兄们守了几天几夜的人竟是个娘们…” 咄贺一眸中精光一闪,跃上岸,向开口的侍卫挥出一掌“狗杂种,对夫人不敬,我岂能饶你。”咄贺一话音落,那侍卫已呲牙咧嘴捂着腹部躺在地上哀嚎起来。 咄贺一虽会说汉语,音调却不对。侍卫们大喝:“契丹人,他是契丹人。”咄贺一悄眼望了下耶律宏光,面色懊恼不已。 我心中暗呼糟糕,耶律宏光也蹙起眉头。我们相视一眼,步子不停。一左一右把娘亲夹在中间。 娘亲朝我们笑笑过后,袖子一扬,甫站起身的侍卫身子如断了线的风筝向后飘去。闷哼声、落地声相继入耳。众侍卫面色齐变,均露出惊骇惶恐,拥着挤着向后慢慢退去。 娘亲笑容未改“带路,去见赵光义。” 侍卫们的目光一致落到躲众人中间一直向后退的中年侍卫身上,并自动为他让出一条路,他向下缩缩脖子迟疑着。娘亲面色一冷,他身子一阵轻颤,一步一步向这边挪过来。 耶律宏光皱眉,满脸不耐,轻哼一声。那侍卫慌忙走在前面。 青武斋。 赵光义在赵府的居所。 不是想像中的明黄缎皇袍,而是青灰长衫。国字脸、浓眉,颌下留有短须。也不是想像中的威严沉肃从容镇定,而是目光闪烁不定,面相看起来,竟隐着丝jianian滑。我心中顿生反感。 娘亲莲步移到左边上首的椅子上,坦然坐下。中年侍卫跪在地上简禀过后,赵光义朝左右一挥手,中年侍卫及一干随侍垂首退下。中年侍卫退至门边,忽地跪下急急地道:“皇上,那女人身边的人是契丹人。”说完,不等赵光义开口,竟自顾站起,一溜烟跑着退了下去,似是违恐跑的慢一些会如湖边因口祸而招灾的侍卫一般。 耶律宏光唇边噙着丝无所谓的浅笑,懒懒坐在娘亲下首,咄贺一默站在他身后,我跟着坐下。 偌大的房间,大宋皇帝竟默立一瞬,目光自我们三人身上扫过,面色微怒慢慢坐在右侧上首“青寇,十几载未见,规矩也忘了?” 娘亲面容一反往日里的温和柔美,双眸透亮的近乎犀利,声音冷的几乎能封冻这初夏的湿热燥气“请称我赵夫人。规矩?在你面前我不需要规矩。赵光义,我们闲话少说,德芳当年究竟是怎么死的?” 赵光义似是早有准备,面色沉痛,声音低沉“德昭之死,朕有责任。朕一时忘了自己的这个侄儿心胸不广,就不该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斥责于他。但德芳侄儿确实是突生恶疾,不幸早夭。” 娘亲面色微微泛白,直盯着赵光义“恶疾?这世上有什么恶疾能一天毕命?” 赵光义面色一变,自牙缝里挤出句话“赵普这个老匹夫…” 果真是赵光义。耶律宏光眉头已紧蹙,看看娘亲,又默盯着我。我心中却滋味难辩,杀父之仇,本是不共戴天。可我心中却没有异常的感觉,没有痛恨莫名,只有难受心痛,大部分仍是为了娘亲。 娘亲面上血色尽褪,连唇也是泛着白。我不由自主站起身,娘亲速度更快,站起来身形一晃,袖中短刃已架在赵光义脖子上。 我冲到娘亲身边,怒盯着赵光义。赵光义面上掠过丝惊慌,只是瞬间,便消失不见,乌唇张翕了下,似想开口,娘亲短刃一压,赵光义咽下未出唇的话。 跟着过来的耶律宏光,默盯着赵光义“既然出宫几日居于赵府,且独身见我们,想是已做了万全的准备。料定我们不会动手。” 赵光义面上露出赞赏,抬手推开娘亲手中短刃“德芳侄儿是至孝之人,想来德芳夫人也会有此孝心。德芳生母开宝皇后朕已悉心照料数年,目前身子康健居于后宫。” 恢复常态的娘亲身子一晃,神情恍惚“婆母还在?” 赵光义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