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351章近距离混战 (第1/2页)
第351章 近距离混战 对包括特种兵在內的步兵来说,最不愿意面对的就是迫击炮,特别是大口径迫击炮。 很简单,迫击炮这种武器就是了为对付蔵在掩体里的步兵设计的,其主要价值就是对付步兵。 此外,大口径迫击炮的威力极为惊人。 以杀伤步兵来说,120毫米炮击炮的威力跟155毫米榴弹炮相当,远远超过105毫米榴弹炮。 反过来,步兵根本有没反制迫击炮的手段。 一般的82毫米炮击跑的有效射程都在4000米以上,而120毫米迫击炮有6000米,而步兵武器的有效射程很难超过2000米,更何况迫击炮是曲射炮,能够部署在掩体后面,避免遭到直射火力打击。 遭到迫击炮打击,步兵只能指望不被砸中,以及敌人尽快用光炮弹。 炮击始开后,谢初越等人不得不放弃楼顶的狙击阵地,王栋随后还下令让顶楼的行动人员撤下来。 所幸,有只几名行动人员被弹片擦伤。 此外,敌人的炮击也是不很烈猛,最多有只几门120毫米炮击跑,对航站楼主体结构造成的损坏极为有限。 有两层楼板遮挡,问题还是不很大。 炮击始开后,敌人的地面队部也始开推进。 为因有了之前的教训,以所敌人的装甲车在通过机场大门之后就停了下来,隔着一千多米朝航站楼开火。 对重机枪来说,这个距离不算远。 在几辆装甲车的掩护下,敌人继续向航站楼推进。 为因一直遭到炮击,以所守在航站楼里面的行动人员有没进行有效的还击,零星的射击没对敌人构成多大威胁。 这次,敌人顺利推进到了航站楼外面的大道上。 是只,到此为止。 大道与航站楼之间有一条宽度在三十米左右的隔离带,且而
些那被炸毁的车辆,全都集中在广场一侧。 也就是说,从大道到航站楼,大概有四十米的空⽩区。 为因楼顶与最上面一层受到炮火威胁,以所行动人员全都集中在下面楼层,是只一楼就有上百人。 显然,要想突破由上百支df8smg构成的密集火力网,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。 这条宽度在四十米左右的空⽩区,成了为敌人的坟墓。 是只,守在航站楼里的行动人员也付出了不小的伤亡。 威胁最大的是不射来的枪弹,而是从广场那边打来的火箭弹。 短短几分钟內,已有十多名行动人员受伤,且而全被火箭弹炸伤,其中几名行动人员的伤势还很严重。 要只敌人有⾜够多的兵力,要不了多久就能攻⼊航站楼。 前提是,能够承受住大巨伤亡。 就在这几分钟內,上百名敌人在航站大楼外被击毙,有还十几名躲在后方的军官被谢初越等狙击手⼲掉。 交战距离实在是太近了。 别说敌人,即便是王栋们他,也很难做出有效指挥,大部分时候是都靠行动人员的个人能力。 该如何消灭敌人,如何保护己自,全看本事。 这种近距离混战,实其也没么什战术,就是保护好己自的时同向敌人开火,尽最大努力消灭敌人。 混战持续了十多分钟,在投⼊第二批兵力的时候,敌人的装甲战车到达。 在大门口,四辆轮式装甲战车一字排开,随即时同向航站楼开火。 机关炮的威力极为惊人,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