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生之悠哉人生_第970章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970章 (第4/5页)

事。

    “是这样。”

    “是回来休假过年的吧?”外婆又问。

    家兴在离开扬州时打了个电话给张荣,说了自己下一步的去向打算,要听听生活老师的意见,并请他和婶娘一起到上海过年。然后把自己在扬州所有的东西,大包、小包全部捆捆、扎扎带回上海。

    任务重、时间紧怎么办?

    家兴先叫了爸爸、mama和外婆,然后就对锦绣说:“我回来了。”可锦绣没有给他好脸色看,板着面孔说:“你还知道回家来,在扬州同造反派一起过年有多好,这个家你到底还要不要?”

    君兰夫妇听了家兴要复员的事,也表示完全赞同。

    但是家兴复员回到上海,确实又碰到了一连串他始料未及的难题。这李家兴到底又遭遇到些什么样的难题,且听下回分解。

    这时,mama听到声音也醒了,见儿子回来自然是非常高兴,她年已七十,身上老毛病经常发作,真希望儿子常在她身边。“家兴,这次回来住多少日子?”mama是坐在床上的被窝里,又喘又咳很吃力地说着。

    “姆妈,你说的这些情况我完全清楚,我对外婆、爸爸、姆妈、锦绣,打从内心是非常感激的。”

    “兰珍,那快吃晚饭,边吃边说,吃好让家兴早一点到锦绣家去。”

    “家兴,想复员回家了,决心下定了,不再动摇?”锦绣的心情似乎好了些。

    车老师只说了一句话:“树高千丈,叶落归根”

    锦绣也拉着家兴,高高兴兴地到亭子间里去说他俩该说的话,做他俩该做的事了。

    “是的。”

    “一家人不要说什么感激不感激的话,而是要面对现实,解决问题,说空话有什么用。”锦绣又很气愤地说。

    家兴又想起**的名言:道路是曲折的,前途是光明的。二十年来,在前进过程中,就他个人而言,这路程确实是曲曲折折的。但他确信,摆在他面前的是一条康庄大道,他的前程肯定是无比的光辉灿烂!

    “我说了,决不反悔。”

    他弯下身亲了亲女儿,就问:“你mama和你哥哥、弟弟,还有外公、外婆和太婆呢?”

    家兴这一听,也就真真放了一百个心:“但是复员回来有好多具体问题要自己解决,比如住房,工作----”

    我和锦绣的爸爸也都是六十多岁的人了,现在身体也不是太好,真是帮不了什么大忙,你mama的情况更不要说了。现在家庭这副重担,都落到锦绣一个人身上。她现在又是医院的内科主治医生,一天班上下来也是筋疲力尽。可你在哪里呢?十几年你们两人在一起的时间,我算算全部加起来最多两年多,这种状况你还想要她坚持多少辰光!”

    门里有人问:“谁呀?”

    后来,家兴说了,自己马上也要复员,今后跑沪宁线的机会不多了,所以这次就一路上多采购些土特产,回来哄哄孩子们。

    家兴答道:“扬州还是要回去的。”接着家兴就同jiejie说了他的三个去向,到底选择哪个为好?jiejie听后没有马上回话,而是说容她好好想想。

    张荣还说,家兴的复员工作,还是由原部队办理,扬州就不需要再去了。同时,对家兴、孔文说,这次干部复员工作是张荣亲自分工抓的。张荣还对锦绣说,二十年前是他把家兴从她手里动员走的,今天还要亲手把家兴交还给锦绣。

    红梅说了个情况,锦绣认为很重要,最近部队已经有人来上海联系复员干部的安置工作。有些准备要复员的干部本人,也开始回上海走门路来了。这就提醒了锦绣,家兴这次真的要复员了,回来后的工作、住房等不能不考虑,这些事需要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。

    这十万农民,就用从农村家里带来的一些简单的农业生产工具——扁担、箩筐、锄头、钉耙、独轮小车、石棍、碾压、打夯器材,kao两条腿、用两只手、凭一副肩膀和顽强的意志,吃苦耐劳的精神。短短的几个月,就在这片芦苇荡里,竖立起一座高高的、长长的,坚固且又非常雄伟的“大汕子隔堤”!

    还有人说:我看我们工地上的宣传气氛要搞得更加热烈一点。把学习**著作推向更高的**,好好研究怎样活学活用,学用一致。

    一时间,他过去曾经有过的美梦、理想,在他脑海里又翻滚了起来。他希望,这种混乱的局面很快结束,迎来像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那样的、轰轰烈烈地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工农业经济建设的喜人年代!他就要回到故乡——美丽的大上海,自己当年的雄心壮志一定要再度展现,甩开膀子大干一番事业,继续为伟大的祖国做出自己应有的一份贡献!

    现在的问题是复员还是转业!复员马上能实现,转业不知道要等到哪一天。至于复员回来今后会怎么样?不要紧,这社会主义社会总会有自己的用武之地。李家兴的风格做任何事就是当机立断,决不犹豫,决心一下,就把事情做到底,决不后悔!

    谈到复员的事,孔文就说:“家兴,我已经近五十的年龄,做到团政委基本也就到头了,没有什么大的奔头了,趁这次干部复员,家属在上海的还可以照顾进上海安置,所以我就决定复员算了。”

    也有人说:大批判是必要的,但我们这里的民工大都是挑选来的贫下中农。总不能把各个县里的地、富、反、坏拉到工地上来做批判的靶子。

    然后,锦绣和家兴第一站是到君兰家里。家兴舀了一份在回家路上采购的土特产给君兰。

    “我怕你回到上海慢慢又会不安稳,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