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936章 (第2/2页)
道。 “就是黄蓉做给洪七公的叫花鸡。”姥姥恍然道。 “呵呵…知道这道菜,好像都是从电视里看到的。”林老爷子笑道“其实叫花鸡也叫荷叶鸡,叫花鸡,是江南著名的汉族菜肴, 属于江浙菜。叫花鸡是杭州楼外楼名菜,另外据说这道菜在南宋时就存在了。” 方默南处理好鸡,包上荷叶,然后水库底的淤泥,这个密封性好,烤制的时候,用的是松木柴。 “用的是最传统的烹调办法。”林奶奶道。 方默南在炉膛里烤了一会儿泥中便透出甜香,待湿泥干透就可食用。 方默南从炉膛里把两只鸡给弄出来,敲开泥土,露出已经干枯的荷叶。 这时候闻到香味儿的三个调皮鬼,跑 进来,围着餐桌。 方默南轻轻一笑,拿起筷子拨开荷叶,荷叶瞬间四分五裂,露出里面金灿灿的鸡,油润光亮,鲜香扑鼻。 “哇…好香啊!”三个小家伙吸吸鼻子,馋的直冒口水。 “小馋猫!”姥姥捏捏二丫娇俏地鼻子道。 “接下来,才是重点。”方默南轻笑着,手腕一抖,剖开鸡腹,里面是泛着油光的白玉莹莹、晶莹剔透的米粒。 “哦!原来鸡膛内填满了肫片、虾仁、火腿丁、香菇丁等各种配料及调料,南南填充的米饭,这样有饭有菜,可以直接开吃了。”林老爷子笑道。 “唉!等等!”方默南看着他们抄起筷子赶紧道。 说着,方默南拿起刀,蹭蹭蹭,在烤鸡上划过,片片鸡rou被剃下来,放在米饭旁边。 “这回可以吃了吧!”妞妞道。 “吃吧!”方默南笑道。 “喂!两个根本不够吃吗?”黄依琳抄着筷子不满道。 “不够吃,吃别的吧!清粥小菜也不错啊!”连婶说道。 “啊!不公平!他们吃rou,我们就喝粥。”黄依琳嘟囔道。 “你多大了,还跟小孩子争吃的。”连婶摇头轻笑道。 “给你们吃!”三个小家伙懂事的拿着筷子夹着鸡rou分给大家。每人只能吃到两块。 “行了,明儿咱们抓野鸡,争取每人一只,如何!”方默南笑道。 “呶!这可是你说的啊!不能把我排除在外哦!还有我们要你亲自做的。”黄依琳赶紧说道。 “吃饭吧!就你话多。”方默南白了她一眼道。 “你这样,我就当你答应了啊!”黄依琳又道“在场的人可都听见了啊!”“吃饭吧!”姥姥招呼道。 “嗯!鸡香浓郁,鸡rou酥嫩!真是等不到明天了。”黄依琳道。 众人摇头轻笑,这个黄依琳跟长不大的孩子似的。 大宝故意道“这米饭带着鸡香真是太好吃了。” “哼!”黄依琳捧着碗大口大口的喝粥。‘听不见,闻不见。’嘴里嘟囔着。 林老爷子轻笑道“咱们国家是世界上最早驯养鸡的国家,鸡是人类普遍饲养的家禽,据考古学家推算至少有六七千年的历史。鸡被制为菜肴的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《礼记》,《齐民要术》中记有五味脯、鸡羹、蒸鸡等鸡馔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以鸡烹制的菜肴越来越丰富,至清代《随园食单》记有30种,《调鼎集》则达到108种。而且除毛外,鸡身上其他部分皆可入馔成菜。” “毽子、毽子!”小嘟嘟嚷嚷道。 林老爷子笑道“小嘟嘟说的对,鸡毛还能做毽子。” “呵呵…”“干爷爷说的对哦!以鸡制成的名菜各菜系均有所称——像是帝都的白露鸡,齐鲁的德州扒鸡、黄焖鸡块,岭南的白斩鸡,天府之国的棒棒鸡、怪味鸡块等等。有趣的是虽然制法各有其妙。”方默南顿了一下到“但说起来还是叫花鸡最有创意。 ‘道法自然’,叫花子在饥不可耐的情况下,得到大自然的点化,就地取材,成就了人间的一道美味。” “别说了,打住,打住,越说越馋!”黄依琳摆手道。 “最后一句,中医认为,鸡rou有温中益气、补虚填精、健脾胃、活血脉、强筋骨的功效。鸡的品种很多,但作为美容食品,以乌鸡为佳。”方默南道。 “抢钱精!你别忘了明天答应我们的,每人一只叫花鸡。”黄依琳放下碗筷再次提醒道。 “到现在还念念不忘。”姥姥摇头失笑道“放心,明天我一定让南南做,奖励一下,这几天,大黄工作很卖力,终于没在犯错误。” “莫婶,我很高兴你夸我,但我有名字的,可不可以不要称呼我大黄。”黄依琳撇嘴道“好像是在称呼小狗似的。” “大黄,哼哼!你就认命吧!起码在农场变不了了。”方默南笑道。rs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