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二章 (第1/5页)
第二章 一姐去开门,进来的自然是叶成秋。 我如沐春风地迎上去“叶伯伯,有好几个礼拜没见你。” “之俊,见到你是这个苦海中唯一的乐趣。” 我哈哈地笑“叶伯伯,恐怕你的乐趣不止这一点点吧。” “啊,我其他的乐趣,都因这唯一的乐趣而来。”他继续奉承我。 我们相视再笑。 母亲的阴霾一扫而空,斟出白兰地来。 我说:“叶伯伯是那种令人觉得一日不见、如隔三秋的人,真想念他。” “之俊越发圆滑了。” “老了,碰得壁多,自然乖巧,”我趋近去“看看这里的皱纹。”我指向眼角。 “芬,芬,”叶成秋叫我母亲“听听谁在同我们比老。”我们不停地笑。 “咦,这是什么?”他指向我襟前。 “是母亲送给陶陶的古董笔,我别在这里。” 他怪叫起来“是不是我送的那支?” 母亲说:“当然不是,真小气,八百多年前送过什么还刻骨铭心。” “之俊像足你当年。” 我分辩“其实不是,陶陶像她才真。” 母亲说:“外人见有一分像就觉像。” “我还算外人?” 我低头一想,实在不算外人,我第一个皮球是他买的,第一个洋娃娃也是他买的。 他问我:“还在读书啊?” 我点点头。 母亲咕哝“有啥好读?六七年还没毕业,不过是什么公司秘书课程。” 我心虚地赔笑。 母亲说:“当年供你留英留法你偏偏要谈恋爱,此刻下了班还到处赶课堂,自作孽。” 叶成秋忙来解围“喂,再唠叨就是老太婆了,之俊有志气有恒心是最难得的,别忘记我当年也是沪江大学的夜校生。” 我知道他们都没有毕业,都在一九五○年前后到香港来。 母亲咕哝:“那时我们多吃苦…” 叶成秋似笑非笑地看着她“你吃苦,你吃什么苦?躲在租界里,你知道日本鬼是什么样子?” 母亲白他一眼“你这个成见总无法磨减,不上演过一江春水向东流就不成为中国人似的。” 他们很明显地在优雅地打情骂俏。 我站起来告辞。 叶成秋搭讪地说:“我送之俊。” “你再多坐一会儿。”我说。 母亲即时说:“不必留他,一起走吧。” 我们只得走了。 叶伯伯在电梯里对我说:“你比你母亲成熟。” 他爱她。 爱一个人就是这样,什么都包涵,什么都原谅,老觉对方可爱、长不大、稚气,什么都是可怜的,总是舍不得。 我深深叹口气,母亲真是不幸中之大幸,叶成秋一直在她身边。 “叶伯母的病怎么样?”我问。 他黯然“尽人事而已。” “也拖了很久。” “这种癌是可以拖的。”他说“但是拖着等什么呢?” “等新的医葯呀。” “哼,三年了。一直看着她掉头发发肿呕吐。之俊,生命中充满荆棘,我们的烦恼为什么这么多?” 我说:“不然,怎么会有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这个说法呢?” “你们年轻人到底好些。” “叶伯伯,我也不算年轻了。” “你一直是个特别的孩子,之俊,你的固执和毅力都不似得自你父母。” 我苦笑“你意思是,我好比一条盲牛。” 他说:“之俊,如果你是我的女儿,我会快活过现在。” 叶成秋的儿子是本市著名的花花公子。 “我也并不成材,你听到我母亲怎么批评我。” 他笑。 我最喜欢看到叶成秋笑,充满魅力、成熟、漂亮的笑,一切都可以在笑中解决,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,他的肩膀可以担起生活中无限疾苦,多少次我们母女在困境中团团转,他出现来救苦救难。 我仰慕这个人,公开地,毫不忌讳地说过一千次,如果要我组织家庭,配偶必需像叶成秋。这个男人是一个奇迹,任何考验难不倒他,长袖善舞,热诚周到,面面俱圆,几乎男人所有的优点他一应皆全,再加上丰富的常识,天文地理他无所不晓,又懂得生活情趣,这是太重要的一环,他早已成为我与陶陶的偶像。 当然叶成秋的儿子可以成为花花公子,只要学得他父亲十分之一本事已经足够。 “我送你。”他说。 司机开着他黑色的丹姆拉在等候。 真看不出他当年在上海只是一个读夜校的苦学生。 母亲说他有好多兄弟姐妹,他父亲是个小职员,住在银行职员宿舍,与母亲是中学同学,是这样爱上的。母亲为了他,连家中的汽车与三轮车都不坐了,甘心乘电车,他是文艺小说中标准的穷小子,即使毕业找到工作,待遇菲薄,又得照顾弟妹,没有什么出息,做他妻子前路黑暗,外婆努力拆散了他们。 我要是外婆,我也这么做,我也不允许陶陶跟这么一个贫穷的年轻人去吃苦,谁会晓得时局会大变? 我抬起头说:“我自己开车得啦。” “要不要去吃杯咖啡?”他问“时间还早。” 我笑“真可惜本市没有一间凯诗令。” “你想去凯诗令” “我哪里有资格上凯诗令,那是令尊追女仔的地方。” “现在你大了,不比以前那么豁达,怕闲话是不是?” 我答:“免得人家说杨家三代的女人都同叶某有来往。” 他讶异地说:“有谁那么多嘴?” 我忍不住笑“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