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二章 (第2/4页)
坐下后,嘻嘻哈哈,一溜烟就跑出去了。 “慢着--”韩雍奔到门前,刚好看见房门“碰”一声给关上了。尽管那贴着双喜红字的门板几乎撞歪了他的鼻子,他仍不放弃地拍门喊道: “喂!你们总不会是要把我--什么?!竟然真的把门给锁上了!” “少爷,别拍了,小的按照夫人的指示,已经帮您把房门锁好了,整整三个大锁头,包准没人能闯进来打扰您的新婚之夜。” 听出门外是旺福在说话,韩雍立刻整个人贴到门板上,就着缝隙向他求救:“旺福,你我主仆一场,念在我平常总是带你吃香喝辣的份上,求求你放我出去吧!” “少爷您安分点吧,这回我是帮不了您的。夫人说过,这次府里哪一个敢阻挠少爷的婚姻大事,就要扣一个月工钱,赏一百下板子,然后撵出去。少爷您平常待我不薄,我怎舍得离开韩府、离开您呢。况且夫人还说,倘若我这次助夫人逼婚成功,就要升我做总管!”旺福一想到明日他就要升格成为韩府总管了,锁门的手脚更是俐落。“哈哈、哈哈哈!所以呀少爷,既来之则安之,您就别再想逃了。况且坐在里面的新娘子不是您的心上人吗?还逃什么?少爷,旺福这就走啦。哈哈、哈哈哈!明儿我就升总管了、升总管了!哈哈哈!” 旺福得意的笑声,伴随着他手里那串钥匙叮叮当当的响声,逐渐远去,韩雍最后的希望也跟着破灭了。 “可恶!竟然为了升总管而背弃我,我果然看错你了!等明儿我被放出来,你们一个一个,我一定都要找来算帐!还有大圆、小圆,-们也给我等着!”韩雍朝门外喊,知道那群叛徒走远了听不见,他的身子从门板上滑了下来,摊坐在地上,垂头丧气。“这下可好…”始终保持沉默的元宝黛坐在床沿,忽地咳了一声,提醒韩雍这儿还坐了个她。 “元姑娘,”韩雍跳了起来,扭着手,一脸愧疚。“真对不起。本来我真的只是想请-帮我摆脱华小虎,却没想到我娘会忽然出现,把事情弄成现在这步田地…-放心,明天一早我就会跟我娘说清楚,让她知道-只是同我扮戏,-是无辜的,然后想法子恢复-未嫁姑娘的身分--” 元宝黛听到这里,霍地拾了头,韩雍看不见她红头巾底下的脸,却猜她是受到严重惊吓了。 “当然当然,我绝对不会趁机占-便宜的!对外我会以性命担保-我之间的清白,咱们虽然被关在一起一夜,但什么事都没发生,我连-一根手指都没碰,-依然是冰清玉洁的黄花大闺女,所以…所以-放心就是了!”唉唉,听自己说得这般笃定,方才几乎全苏城的达官贵人都来观礼、亲眼见证他们俩拜堂成亲、送入洞房,他如何让大家相信这一切只是闹剧一场? 元宝黛沉默半晌后,缓缓取下红头巾,抬眼望着韩雍,他这才完全瞧见了她那张略施过脂粉的脸,荷粉垂露般。 “就算你肯出面澄清,难保你爹娘会愿意听你、苏城百姓会愿意信你。咱们真真切切地拜过了天地,在别人眼里我就是韩家的媳妇了,你怎么还我姑娘的身分?除非你休妻--”元宝黛幽怨地望着韩雍,语带委屈:“我好心帮你,换来的却是在一夕之间沦为下堂妻,你叫我以后怎么见人?况且经你这么一闹,你爹娘也会觉得脸上无光的。” 韩雍听了,也苦恼起来。是啊,他真是太天真了,纵使休妻,也还不了她本来冰清玉洁的姑娘身分。女人家的名节很重要的,他怎能贸然给她蒙上了个弃妇的头衔?这对比他自己还要无辜的她实在不公啊。 “最要紧的是,若你承认这一切都是假的,咱们之间什么也没有,那你理当依约娶华小虎为妻,再没理由推拒。辛辛苦苦闹了这一团乱,最后还是要娶那华小虎回来,你可得想清楚,”元宝黛口气淡淡的,却正好说中韩雍最害怕的心事。 “那应该怎么办才好?”韩雍泄气地又坐到了地上,一只手靠着屈的膝,撑着脸,很苦恼地道:“我不能娶那只母老虎回来呀,她被我耍过这一回,一定气坏了,一旦让她过门,她肯定不会轻易放过我的。” “依我说,事已至此,咱们就…”元宝黛瞄了眼韩雍,想到自己年纪比他大却还占他便宜,是有那么点良心不安…但再想到她和外公的将来,她决定假装自己没听过有良心这回事的。 “就怎么样?”韩雍好奇地抬了头,扬起的脸颊被手给印了个深深的红印子,越发显出他的稚气犹存。 “咱们就顺其自然,见机行事吧。”元宝黛说完,低下头去盯着手里的红头巾,粉颊上不觉也染上了红。 “顺其自然?见机行事?”韩雍一头雾水。“呃,恕我无礼…可是元姑娘,-这两句话似乎…解决不了眼前咱们被迫假戏真作的窘境。” “就是…假戏真作喽。”元宝黛垂着头,低声道。 “假戏真作?”韩雍一脸茫然地重复着。“-是说…咱们就真的结为夫妻?” “嗯。”元宝黛再抬头时,脸上依然一片绯红,口气却很是坚决。 “既然都拜堂了,咱们就顺其自然,做夫妻吧。” “什么!”韩雍这一惊可是非同小可!他再次从地上跳起来,不可思议地喊:“做夫妻?!元姑娘,-是不是被吓傻啦?否则怎么会说出这种糊涂话--” “我一直都很镇定,也前前后后都想得很清楚了,咱们做夫妻吧。” “元姑娘!-我不过相识一天,我连-祖籍哪里、家里多少人都不知道--” “我本是河南唐河人,后来黄河泛滥,把咱们的家园冲毁,才又搬来苏州,我就是在苏城外的玉兰村长大的。我从小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