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代宫闱史_第146章神宗奇其才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146章神宗奇其才 (第2/2页)

登堂,向前行礼,相让坐下。师师奉茗肃宾开筵宴客,徽宗坐了首席,高俅、杨戬挨次坐下。师师末座相陪,执壶进酒,询问姓名。

    徽宗便说了个假姓名,杨戬也捏造了一个,轮到高俅,也诌了两个字,师师不禁向他微微一笑。高俅暗暗递了个眼色。

    师师是何等心灵性巧的人,察言观色,早已会意。便打叠起精神侍候徽宗。酒过数巡,又提起了娇喉,唱了几支小曲。

    徽宗看着师师,轻挑微逗,眉目传情,早已忘记自己是个皇帝,便与师师百般调笑起来,高俅、杨戬便在旁边鼓助兴致,渐渐的谑狼笑傲,绝无忌讳。

    直至夜静更深,徽宗还没有回宫之意。高俅早已窥破其意,一面向李师师渐洽,一面密语徽宗,请圣驾留院住宿。徽宗点头许可。高俅、杨戬即行退出。

    徽宗见两人已去,便拥了师师,入帏安寝。师师初来雨露,明知他是位贵人,自然放出手段,百般奉承,这一夜的风情,比那后宫妃嫔,欢娱万倍,无如更长夜短。天色微明的时候,高俅、杨戬已竟入内,请驾启行。

    徽宗无奈,只得披衣而起,与师师叮咛后期,抽身而去。回到宫里,勉强御殿临朝,一心只记念着师师,哪里还有闲情去理政事?只觉得师师的可爱,不但王、乔二妃不能比就。

    就是小刘妃这样美艳如花也不能及得。因此茶里饭里,坐处卧处,都惦念着师师,但是深居九重,不便每夜微行,只得忍耐,好容易挨过两天。

    恰有学士王黼侍侧,徽宗忽向他问道:“朕欲出外察访民情风俗,卿以为可否?”王黼乃开封人,曾在崇宁间登进士第,外结宰相何执中,蔡京,内交宦官童贯、梁师成、杨戬,屡次升迁,擢为翰林学士承旨。平素甚有口才,专务迎合,深得徽宗信任。夜宿李师师家的事情,早有杨戬暗中告知。

    此时听得徽宗欲外出,便回奏出两句话来。未知王黼说的什么?且看下回分解。***却说王黼原是善于迎合的人,微行出外一事,早在杨戬口中得了消息,今见徽宗要出去察访民情风俗,已知圣意所在。便乘扔迎合道:“昔太祖当微行访宰相赵普,虽遇风雪,亦不为阻。

    入主身居九重,若不微行,民情怎得上呢?陛下若欲往游市廛,臣愿随侍。”徽宗大喜!遂又更易服色,与王黼同行。

    徽宗出了后宰门,一意记着李师师,哪里还有心情去观玩风景,便令王黼引道,竟奔李师师家而来。师师接了徽宗,见有王学士随侍,心内更加明白,原来王黼生得丰仪秀美,目光如电。

    他仗着自己的品貌,在三瓦四舍走动,所以与李师师熟识。今见王黼随侍徽宗,料定是位大贵人,但还想不到乃是当今皇帝。便将徽宗引入房内,极意巴结,重续前欢,将徽宗奉承得心花顿开。居然自明真迹。

    李师师知是当今皇帝,便恳求着要徽宗将她迎入后宫。徽宗心中虽然十分愿意,究畏人言,踌躇再三,方允师师充个外妾随时临幸。师师乃不敢再请。从此以后,徽宗与师师恩爱非凡。

    到了政务余暇,即往师师处谈笑取乐。有时竟不带侍从,独自一人前去临幸,那师师本是名妓,色艺俱佳,相与的王孙公子,巨宦豪族不计其数。自徽宗许她充作外妾,恐圣驾不时降临,便不敢招待外客。

    那些人也风闻得徽宗宠幸师师之事,谁敢再去当这禁脔?惟有一个起居舍人周邦彦,与李师师相交已久,两个人你爱我怜,一时却分拆不开。

    原来周邦彦,号美成,钱塘人氏,生得风雅绝伦,博涉百家,且能按谱制曲,所作乐府长短句,词韵清蔚。元丰初游汴,献《汴都赋》,神宗奇其才,召为太乐正。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