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二章几载心思浑似梦 (第3/4页)
气味飘浮不散。 胸中浮动兀自不停,他不是很明白,想着她适才要他“一定、一定”得承诺的话语,眉峰微弛,抿着的嘴角也淡然地流xiele一丝软意。 她小小年纪,又是个手不能提、肩不能担的弱质姑娘,他再如何不济,也不辛于沦落到需要她帮忙的地步吧? 不可能! 这事…永不会发生。 ******--*** 然后,岁月持续往前,无情也多情地往前。 总是这般,春风、夏木、秋叶、冬雪的,在诸事纷扰的世间沉谧也活泼地嬗替,忽忽而过,不意间已流转了无数个四季,成就了许多个年头。 自在飞花轻似梦,依他这等刚直、木讷又朴拙到教人发指的脾性,作梦对他而言原是件奇怪的事。 但不知从何时起,他有了梦,梦境浑浑沌沌的开始,随着年岁增长愈益明显,他渐渐记住了它们。 他的梦也像他这个人,中规中矩得有些儿无趣,没什么天马行空的想象,只习惯重复着一幕又一幕真实发生过的人事物,只是那样的场景有着同一个女主角,那个爱弹琴、美得“吓人”的姑娘。 虽说相处的时候不算长,这十三年来,至多是每年上“南岳天龙堂”拜会、盘旋几日,他才会与她相见,但诡谲的是,他时常梦见她,特别是近两、三年,那张病中犹美的脸容在他的梦境里越显清晰,清晰到让他不由得记住了她五官的种种细微神情。 …我带着琴来瞧你,原要弹给你听的… …我有听你的话,很认真地背谱、练弹,我不怕吃苦… 病若好转,我求阿娘买琴,再来弹给你听,好不? 自然,他听过她的琴音了。 她弹得如行云流水、兴致洋溢。 他一贯地面无表情,只觉她指下音色美好。这些年她虽气虚体病,在琴艺上亦着实下过苦工。 拨弹琴曲时,她总特别快活,似是忘却身上的病痛,或者正因如此,他明明对那玩意儿一窍不通,听过无数回也捣腾不出个所以然来,仍会按捺性子由着她去弹。 对那些关于她的梦,他不太愿意去深究,也懒得思索太多,他一直认为是无谓的,无谓之事,毋庸自扰,就由着它去吧。 只是事到如今,他被逼得“走投无路”许多事开始由不得他了。 然后,刀恩海忽地有所顿悟,原来许多时候,话真的不能说得太满。 若说得过满,在当下把退路全给封死,待出了差池,弄得进退维谷才来掌自个儿嘴巴,可就是狼狈了啊! 不过…算是不幸中的大幸吧!他十三年前的那一次沉默,倒是无意间替自己留下了后路,教他今日真“恬不知耻”地向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病姑娘求援,也不会搞得太难堪吧? 坐在“天龙堂”的大厅里,他心中竟是苦笑。 今年的秋似乎来得早了些,桂花纷纷染白枝桠,又纷纷教风吹离了蕊心。在城外、在河岸、在他策马往南的一路上,随处可见秋临景致,让他鼻尖总嗅到那股淡混了泥味的自然清香。 此番,他再次代表父兄南下“天龙堂”虽说是作江湖上、门派对门派之间的寻常拜访,但“南岳天龙堂”与“刀家五虎门”的情谊毕竟不同,杜天龙夫妇见着他,着实亲热地与他说话,早将他瞧作一家人似的。 杜夫人在谈话间还对他问及了近来家里的状况,刀恩海沉稳以对、据实以告,表示家人都安好,而娘亲从去年入冬感染风寒,在床榻上连躺了好几个月后,如今病情也见好转,应无大碍。 “病来如山倒,病去如抽丝,仍得好生照看才行啊!”杜夫人轻声叮咛。 “恩海贤侄难得来一趟,干脆就多留些时候,我让管事将几年前购得的老山参和几味补气的葯材准备一番,离去时好让你带回『五虎门』,给你娘亲补补身子。”杜天龙坐在紫木太师椅上,轻拂了拂及胸的美髯,语气温和,双目如炬地望着端坐在堂下右侧的黑衣男子。 刀恩海黝脸沉静,恭谨道:“杜伯伯、杜伯母的好意,恩海心领了,只是老山参和几味补葯定是极难到手,这礼太过贵重,恩海不能…” 杜天龙抬起手阻断他的话。 “什么贵重不贵重?那些东西是给你娘亲,可不是给你,连这份小小的礼你也不接受,如此推辞,莫不是太见外了?” “愚侄不敢。”深目一敛,掩掉几分心思,他嗓音持平又道:“既是如此,恩海就恭敬不如从命。” 这阵子发生了不少事,大大小小的,扰动他原本尚能把稳住的心湖,便是如此,使得他对于此次拜会“南岳天龙堂”表面上虽仍平静,内心却充满难以言喻的躁动和不安,像极一匹久被围困在栅栏里的骏马,甩鬃踏蹄地、急切地欲要冲出。 堂上,杜天龙夫妇突然暗暗地相视了眼,别具深意地笑了笑。跟着,杜夫人眸光柔和地调向刀恩海,毫无预警地扯出另一个话题… “就我所知,兴武与你年岁相当,算一算,你也到了而立之年了吧?” “是。再过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