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四章 (第3/4页)
给她制住,他微愕地瞧着泾娘似乎薄绯的脸,说不出的怪异。 “爹,回头再瞧吧——我饿啦。” 一块桂花泥枣酥递了过来,他张口咬下,甜甜丝丝的滋味立时扫去他一腔怪异,朦胧中升起了一种若隐若现的贪念:若是能一辈子吃着女儿递来的桂花泥枣酥,那该多好? * * * 大慈恩寺最出名的建筑,自是大雁塔。 经重修后又遭兵火袭击,保留下来的大雁塔塔高七层,七层之中,塔的门楣雕刻的是唐代盛时的线雕画,门旁嵌有“大唐三藏圣教序碑”若登极而眺,便可见北临渭水,南倚终南,东西八百里秦川的长安城万户人家府邸鳞次栉比,楼台堆秀,车马扬尘,极尽的繁华。 进香还愿后日已过午,在寺中草用了斋饭,便在知客僧的带领下,登上雄伟的大雁塔。 “大雁塔气势恢弘,形势峻拔,倒让我想起了城南大荐福寺内的小雁塔。只是小雁塔十五层的险峻,又非大雁塔所能比拟。”她含笑道。 他不语,小心翼翼地护住她拾阶而上。七层之塔,眺望中极是高巍,便似插了翅也难飞上;亲身临置其瓶腹之中,更深刻体会欲上高楼,自有一番曲折。 转眼他们已上高层,泾娘深吸一口气,大声叫起,兴奋之情溢于言表。 “佛建这样的高塔,本来是要将人的思想延伸至虚无,可惜爹与我尽皆凡夫俗子,但登高四顾,感受个‘峻’字倒也无妨。” 两人一齐从塔之洞门迈出,万里江山顿时收于眼下,极目四眺,再高傲狂桀之人,终觉自身不过渺渺沧海之一粟。 “这一片的繁花似锦,内苑笙簧,终究是表面的升平景象。”殷昼渭遥指长安皇城大片林苑,声音平平。 一阵长风吹来,曳动他们衣袂飘飞,人似乎将要凌空而下,他赶紧搂紧怀中女儿,让她尽置怀内方可安心。 她仰头一笑“爹,女儿疏钝,想不到你那等严肃,悦目放怀,千百年来江山合复分,盛复弱,历史迤逦演绎,当变则变。” 他点头,凌踞高塔,放眼是高山繁华苑城,怀中是女儿妙语如珠,陡觉一直压于心头什么起事篡反的大事全然放下,心神怡静。人世间活至此,夫复何求? “想到什么了?”他低头问。 “诗坛掌故中,五诗人高咏慈恩塔的逸事,不仅值得大书一笔,在这大雁塔历史中,亦是值得令人想往的。”传说唐玄宗天宝十载秋天,杜刚、高适、岑参、储光羲和薛据相约前来这大慈恩寺中,登上寺内大雁塔。五位诗人畅游之余,挥毫伸纸,各撰新词,成就了这段历史上值得一书的美谈。 “高标跨苍穹,烈风无时休,自非旷士怀,登兹翻百忧——五人之中,若论诗的气魄雄伟,当推岑参;若论诗的胸襟,当推杜刚。” “是啊,千百年来,诗人辈出,创作了大量的雅诗新赋,但论到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,千古推崇杜刚第一。想是文武虽殊途,但只要一心为国为民,便不失为一位无愧天地的仁臣义士了。” “你希望爹是这种人吗?” “不。我希望爹是个再平凡不过的人,同所有普通不过的老百姓一般,平凡地生、平凡地死、平凡地…娶妻生子。不求闻名于世。庸碌又有何妨?自古以来,汲汲于名利的人很多,但多少反而受头顶一方翎帽所累?佛有云:若欲渡人,必先渡己。若自保仍不够,何提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?自私也罢,燕雀之志也罢,安贫固穷,何乐不为?” “爹会记住你这一番话的。”他说。忽见身后一僧人走近,稽首道:“殷施主,住持方丈闻知大驾莅临,早在禅房等候。” 殷昼渭点头。泾娘见他迟疑的样子,笑道:“禅门女客多有不便,爹只管去吧。早先爹寻方丈却扑了个空,如今方丈相请,可不能让他久等。” 殷昼渭虽非信徒,但几年前与老方丈一见投缘,结为忘年之交,而老方丈禅理深晰,促膝一谈亦让他更为澄心敛性。 “爹勿需担心我,在此登高独瞩,倒也寂寞得潇洒,你瞧这前面大片风光,平时身落其间,红尘自染人,现在换了这么个角度瞧瞧,也可重新认识一番。” 殷昼渭仍有些依依地为她合拢披风。啾儿便在一旁憋笑道:“老爷只管去吧,小姐有我陪着呢。” 他终于点头,叮嘱道:“塔颠风烈,若站得累了,便下去吧。”回头又同啾儿吩咐一声,最后同那僧人一齐下去了。 泾娘目送,回头竟见啾儿一脸的迷惘,似乎什么事难以解决,她轻敲她的俏鼻惹其回神。“你这丫头怎么啦?” “啾儿觉得好怪异哦!”她一脸古怪的神色。 泾娘倒燃起好奇,便问道:“什么难倒你这鬼丫头了?” 啾儿嗫嚅良久,方才动口道:“小姐,奴婢以前老觉得老爷对您真好,最近又常常觉得,老爷对您好得…好得太不像话。” 泾娘心念一动, “此话怎讲?” “奴婢也不知怎会如此觉得,只是…”啾儿脸涨得通红“每次看到老爷同小姐一齐,就觉得好奇怪——府里的大管家同珏姐便是父女,就不是这样的。” “好啦,啾儿,这些话说给我这个当小姐的听听便罢,对别人可别饶舌。若是传到我爹耳朵里,难保你的小丁香舌儿。” 啾儿听她话里的告诫意味,慌忙道:“奴婢决不多话。” 泾娘点了下头,心神却已飞到远处。这一晃之间,远远地塔下已出现了一抹伟岸的身影,在七层之高的锖望中,下方诸般景物已成缩影。 这样一个男子,值得所有女人依附…不是吗? 似是感应到她的注视,塔下的他忽抬头远望,自是一下发现了她,扬手轻挥,似在说:“爹去去就来!”她笑了,远远可感受到爹在望到她一刹拿扬起的柔笑,漾得她的心也蓦地怦然跃动起来。 啾儿看呆了。 这种缠绵绸缪、旁若无人的眼波流转,算不算便是相濡以沫的一种? 抬眼瞧着小姐晕红的脸,她的心“咯噔”一下,什么东西霍然开朗了,什么东西更难明白——也许…不是的,事情不是她所想的这般罢? 两人默然。直至后方传来了声响“噔噔噔”的脚步声猛止于僧人的阻挠。泾娘听出那知客僧正努力阻止来人上塔,而来人却似乎十分强势,两人坚持不下。她蒙好面纱,侧头对那知客僧道:“这位师父,出家人与人方便。我们也累了,就让那位公子上来吧。” 知客僧方始松了口气,两手合十。她移步欲走,但洞门却在一刹被人堵住,跟着便是一双无礼注视的眼。 “请公子爷让一让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