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十章 (第3/5页)
"我没回去扬州并不代表我与嬷嬷、小桃断了联系。"她们的图画通信量可以说是绵连不绝。 他指著自己,"我什么都不知道。" "你这么老实,倘若让你知道岂不是等于让朝遇也知道?"沉吟了一下,她向他吩咐,"你可以跑一趟我jiejie那里吗?请她帮我顾好小娃不要欺负他,今夜我不回去了。" 这个意思是…"小姐,你愿意留下来照顾爷了?"他欣喜若狂。 瞳婷点点头,"快点,我快要改变心意了。"语毕,就看到一个人影飞射出去,速度是惊人的快。 瞳婷笑着回身,然后推门入内。 …。。 浑身的痛就像烈火在燃烧,即使是陷入昏睡中,他还是辗转反侧、睡睡醒醒。 不知道时间过了多久,朝遇整身是汗的醒来,顶上是深褐色的天花板,有著一条一丝的岁月痕迹,屋里很静,静到他的呼吸声显得格外清晰。 脑中的记忆慢慢回流,那一场倾盆大雨、难以计数的刺客、刀锋落下、鲜红色的血液喷溅、麻痹、瞳婷的巴掌… 对了,瞳婷人呢? 他将头颅转向,看见室内一无所有,只有他一个人。 朝遇惊得起身,却扯动身上无数伤口,痛得他面容一皱,但还是捂著肩头伤口下了床,"婷?" 人不见了!走了?不要他了? "婷!"他止不住内心一种被抛下的惶恐,挣扎著扶住手边可及的物品朝门边走去,脚步蹒跚、气息紊乱,一路上跌跌撞撞,一个不小心栽在桌边。 痛!朝遇差点晕眩过去。 手撑在几上,靠著仅有的意志力狼狈爬起,慢慢以龟速向门外的方向前进。好不容易他推开了门,踏出了门槛,走向了外廊。仅仅十多步路的距离,已经让他汗流浃背,差一点就要昏厥,靠在低矮的栏杆坐下,他喘息著。 混乱的脑中想的是,瞳婷人呢?为什么醒来之后就不见人影? 哼著轻松小曲,瞳婷手捧著一个托盘进了朝遇的院落。 她不解的是与院落外的繁丽相比,朝遇所居住的地方不仅占地小,又偏僻,庭中植物也杂乱欠缺整理,更夸张的是除了樊卫一人,不见任何奴仆服侍,这就是宣家四公子在宣府的生活吗? 闭入了廊下,就见到一个人倒靠在柱旁,墨色的衣袍、灰白的脸色,她吓得几乎把托盘翻倒,赶紧迈著小步奔向那人。 放下托盘,瞳婷轻拍著朝遇的肩。"喂,你怎么会在这里?怎么没在床上躺著?" 是瞳婷的声音吧!朝遇拉回快飘走的神志,缓缓抬起眼。 "婷!"他拉著她的手,抚摩著她的脸颊,激动的说,"是你,你没走。" "我能走去哪里?我只是去替你煎葯、煮汤。"瞳婷心里一阵酸楚,朝遇不会是醒来不见她在身边,才会强忍著全身伤痛出来找她吧? 朝遇感动的放心一笑,"也是,你答应会陪著我,只是我没想清楚,还当你离开了,不要我了。" 瞳婷垂下眼睑,"我扶你进去。"强迫自己漠视内心想反身拥抱他的冲动。 "嗯。"不气馁的一笑,将手臂伸向她,任由她又拖又撑的把他搀回房内。"很重吗?" "还…还好。"瞳婷大口喘气,险险挂掉。"这一折腾,我看你的伤口都裂得差不多了。" "没关系,它们会自己好的。"他不以为意的笑笑,"你不是替我熬了汤?我有些饿了。" "喔。"瞳婷重新出门,将还留在门外的托盘捡回来,再回来时一股清香漫溢在室内。她随口不经意问出一句:"怎么这院落格外冷清?" "因为这里是我居住的地方呀!"他张了嘴,"啊,喂我。" 那是什么理由?她没去深思,拿起汤碗一口一口的喂著他,忽然感觉到他们之间现在的情形很亲密,心下有些不自在,找了个话题,"笑什么?一直笑不停,以前的你不是这样的。"上回也是,笑容直挂在他脸上,不像从前,要看到他满面笑意是一件困难的事;虽然他的笑是很勾她魂魄的。 "还记得你曾经问过我,为什么我从不笑?我的回答是想笑的时候就会笑了。"朝遇别有深意的看着她,"能再见到你我很开心、很满足,我想把我的这种心情表达出来,唯有把笑意挂在脸上,才能让你看见。" 瞳婷拿匙的手停在空中,顿了半晌,然后放下了碗与匙。 "你要我怎么做,你才会愿意回到我身边?" 她别过脸,"就算我们不能在一起,我们也还是朋友。" "我不要当朋友。"朝遇心痛的说。 她眼神闪烁,"我…找樊护卫来替你换葯。" 看着她转身的背影,"你在逃避,逃避我。"朝遇的眼里蒙上了一层灰,黯黯淡淡的。 瞳婷不言不语,像是要逃离这个地方一般,头也不回的快步离去。 …。。 "你再这样下去,小娃的娘亲就要变我了。"小瞳嗅闻著身上所沾染的乳香舆口水味。 "不然呢?"瞳婷手捧著托盘和孪生jiejie在院落内坐下。"朝遇伤得那么重,他说要我陪他,我不忍心离开。" "你把小娃日日夜夜交给我欺负就忍心?"而且那臭小孩几乎都快爬到她头顶上了。"小娃的'那些事',你还没有告诉朝遇啊?" 瞳婷摇摇头,"我不知道到底要不要让他知道?" 说得也是,小瞳可以理解的点头,"嗯…不过,我想我在宣府中住了很多年,有一些事应该要让你知道。" "什么事?" "你从没想问过朝遇那家伙的童年吗?"一年多来婷婷问也没问,真令人好奇,"关于他在宣府中的事,你不想知道吗?" 这个…瞳婷思考了一下,她不是没想过,只是在未见到朝遇之前,她没有心也没有余力去过问有关他的事,总觉得知道得愈多就愈容易触景伤情。"怎么了吗?"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