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八章 (第6/7页)
棵杏树。 院中的花草,我识得几种,非供观赏,有明灭的葯香。 熟杏暖香梨叶老,草梢竹栅锁池痕。我轻轻微笑,眼泪滑落双颊。 … 他回来时,我仍坐在荷塘边的柳树后。 他的脚步惊飞了路上的蚱蜢,它们撞进草丛,蛙鸣便也忽然静了。我耳边静下来,静得可以听见塘中冒起了一只水泡,又波地一声破裂,许是出水透气的鱼。我听见我的心跳,象是他脚步的回音。 我望着他悠然走来,推开院门,回身关好。 然后他放下葯箱,手扶着竹篱静静道:“阁下既已光临,何不现身一见?” … 我要怔一怔才知道他是在说我,想必他已误将我当作他的仇家。 我由树后转出来,远远地看他。 我低声问他:“你手扶的那里,是不是机关?” 忽然他松手,后退了几步。 没有月光,我看不见他脸上神情。 我慢慢朝他走去。 我终于又看见我寻找了千百次的男子,重又看见他清亮双眼,他的黑发与青衫。 我走过去,推开篱门。 我向他走去,而他仍一动不动地站着。 我走到他身边,抬起头来看他。 我觉得眼前这人是有千言万语要向他诉说的,却又其实无从说起。千思万感,千头万绪,也可以一直这样沉默下去,直到红尘尽头碧空落幕,无数天花寂寞飞舞…雨水凉风… 当我终于可以开口时,我却只是说: “我很饿了。” … 那天晚上我吃光了他匆匆出诊时不及吃完的晚饭。我看着狼藉碗碟对他说: “你做江南的菜还是不够地道,以后我来教你。” 他却只是微笑着望我。 我指手划脚地说:“外面荷塘里就有鱼,捉一条来,我就可以做西湖醋鱼。若有鲫鱼的话,奶汤鲫鱼我也很拿手。” 他依然笑而不答。 我忽然为这一直的自说自话觉得累,垂下头去。 “你不高兴看见我?”我问他。 他终于开口,语气同从前一样温和宁静:“怎会?我只是太过吃惊。” 再听见他的声音,我觉无限辛酸。 他起身去房间,回来,递过一条手绢。等我慢慢哭完,他说:“今晚住下吧。” 我点头。 他似微微犹豫了一下,又问“你一人在外,是要去哪里?” 我怔住,眼泪刹那干涸。忽然我发现事情没有如此简单,找到他并非就是最终的了局。 “我找了你五年,”我说,将目光停留在他的眼中:“找到了你,我哪里也不必再去。” 我看见他眼底深处有两丛小小的火焰闪烁跳动,但是他随即垂下眼帘。 沉默很久,他说:“阿湄…我不可以让你留下。” “为什么?”我十分冷静。 他忽尔抬头,神气平静萧然:“家破人亡后,我已万念俱灰。” 他一片坦然迎视着我,眼底火焰已全盘封存,再不见痕迹。我几乎一霎恍惚,就要相信他说的是真话。 我站起来,低头望着他。我缓缓却清晰地问他:“是真的?” 他移开目光,默默点头。 我于是知道再也不必追问。 … 当晚我在他客房中睡下,睡得并不踏实,不时醒转。他的房中却无嫌诏,但我不相信他能安然睡着。 天色发白的时候他起来,推门出去,我不知他去了哪里。 然而起床时我看见厨房盆中有一尾游鱼。 他跟进厨房来,静静站在我身后。 “我更喜欢吃奶汤鲫鱼。”我听见他说。 … 我很快做好四道菜,我们默默无言地一起吃完。 在门后的清溪中我洗净了碗盘,回头,见他在门中望我,四目相接,他轻轻掉开头去。 厨房擦洗得十分洁净,我默默站了一阵,发现我已无事可做。 我回房拿出我的行囊,走进堂屋,拉开大门。 “阿湄…”他在身后叫我。 我蓦然回头。 他看我许久,却终于垂下眼:“你要去哪里?”他问。 我想想,然后我一笑: “总是有去处吧,至少二哥他无论何时都会让我回去。” 他缓缓点头。 “不必为我担心,”我说“其实,我也只需要知道你还好好活着。” 再不能回头看他,我走到院中,推开篱门,沿我来时的路匆匆离去。 … 入夜时我走进那片树林。 我爬上一棵大树,割去遮挡了我视线的几根枝叶。 月明星淡,远处的清溪闪着碎银似的光华。 越过他的石屋,我看见荷塘,昨晚我倚过的柳树。再那边,是大片的水田。 他的石屋里没有点灯。 天快亮时我困了,在树枝上睡着。醒来是正午,村里的屋子全都冒了炊烟,只除了他的。 我守望了两夜两天,但我完全没有看见他出入,或是炊煮。 他的院子一片寂静,他的烟囱也是,仿佛那只是一栋空屋。然而我知道他在那里。 我终于知道我并没有猜错。然而这却使我的心酸涩湿沉,几乎要失去跳动的气力。 … 这一天傍晚飘起了小雨,我离开树林,到十里外的镇上买好了东西。 回来时,雨已停歇。 我推开他的竹篱,直走到房前。院中的机关竟没有一处启动。连房门也没有上闩。 打开房门,依然没有一丝声音。 忽然我无比恐慌,我大声叫他:“池枫!” 却没有回答。 我心上剧痛地一掀,连指尖都痛得麻木了,芒刺一般的冷汗刹那布满全身。我又叫了一声他的名字,发现自己的腿已经软得无法移动。 …然而就在那一瞬亮起了灯火。 灯火在我的左侧,是我曾经住饼的客房。我冲到门口,就看见他手中亮起的火折。 他就坐在我曾睡过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