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二章 (第1/2页)
第二章 初遇… 热腾腾宝香, 映荧荧烛光, 猛逗着往事来心上, 又谁知信誓荒唐, 存没参商, 常忆前盟不暂忘。 人人都说,迎春院里有着北陵城内第一流的乐伶,她能奏出最美丽纯净的琴声,悠扬处如黄莺出谷,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,低迷处如晓雾迷蒙,凄楚难当。 但是,这个乐伶不接客,也不说话,她总是隐藏在重重的帐幕之后,日复一日地为寻欢客弹琴。 年方十五岁及笄的三公主琅琊韵,在两位大内高手的保护下,乔装成公子哥儿上妓院听曲儿。 琅琊韵嗜闻琴音,自小住在宫中,自有养在宫里的梨园子弟为她弹琴解闷儿。但在她十五岁寿辰那一天,懂得官场之道,擅于逢迎阿谀的吏部尚书史大人派人送她到迎春院听曲。 这名乐伶的琴音是她生平仅见最优美的琴声,仿佛是天界的僊乐,令她痴迷不已,自此以后,她便每晚溜出宫去,就只为了那如泣如诉、如吟如歌的琴音。 一连十数天,琅琊韵渐渐地有了想一窥乐伶庐山真面目的欲望。 琅琊韵吩咐手下“把惠嬷嬷找来。” 只闻琴音不见其人已经不能满足她,她一定要见到这名乐伶不可! “是,公子。” 手下匆匆衔命而去,不一会儿,便把惠嬷嬷找了来。 “这位公子,唤奴家前来有什么事吗?” 惠嬷嬷是个明眼人,眼前的这位美公子天生就有股贵气,想必若非钜商富贾,恐怕也是位官爷儿。 琅琊韵看也不看一眼惠嬷嬷,只是淡淡地问道:“那位乐伶叫什么名字?” “原来公子是看上『她』了?”惠嬷嬷眼波一转,笑了“奴家也不知道『她』的真名叫啥,就唤『逸君』即可。” 逸君? 琅琊韵想也不想地便丢给她一锭金元宝,语调清冷的命令“说,我要知道有关她的一切。” 看到金元宝,惠嬷嬷的眼睛都发亮了! 一…一锭元宝?好大的手笔啊! “是是是,公子想知道什么,奴家自当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!” “她是哪里来的?” “这…当初『她』到我这儿来卖艺时,奴家便曾经问过,但因为『她』始终三缄其口,所以也不知道『她』的来历。” “她是个花娘,还是个小清倌?” 惠嬷嬷噗哧一笑。 “『她』不接客的,『她』的工作就是弹琴,因为琴声清亮悠扬,客人都喜欢,所以我就让『她』在我这儿住下了。先前也遇过如公子这般产生好奇心之人,但『她』从来不给予响应,久了,大家也都知道『她』的规矩,这半年多来,专程上这儿听曲儿的人还真不少呢!” “能不能让我见见她?”如果可以,她要带她回宫,让她教导梨园子弟演奏的诀窍。 “这…”惠嬷嬷面有难色。 琅琊韵眉心一蹙,随手又拋了几锭金元宝到她的怀里。 “替我安排,我一定要见她。” 惠嬷嬷为难地道:“公子,奴家不是不愿帮忙,当初『她』上我这儿演奏的条件,其中有一项就是『不见客』,白纸黑字的契约上可是写得明明白白。” “那么,就让我隔着帘幔和她说几句话吧!” 惠嬷嬷看了看金元宝,终于勉为其难地点头答应了。 “奴家尽力安排就是。” 布置给逸君住的“朗乐阁”不若其它的歌伎舞伶的寝居般充满了魅惑俗丽的气息。 朗乐阁的窗上挂着白色的轻纱,墙上装饰的不是斗大的佩环,而是泼墨山水,逸丽墨竹;空气中弥漫的,不是蛊惑媚人的熏香,而是幽雅的檀香,斗室内窗明几凈,没有多余的赘物,却显得格外清爽。 琅琊韵一走进朗乐阁,便精神一振,觉得十分舒适。 “这就是逸君的住处?” “是的,公子请随我来。” 丫环引她进入内房,在重重的白纱帘幔前停下。 在重重的帘幔后方,依稀可以看见一抹人影。 “公子请坐。”丫环恭敬地说道。 白纱帘幔前放着一张矮几,那儿有张坐垫。 琅琊韵依言坐下,对着端坐在白纱后方的人影问道:“你就是逸君吗?” 等了许久,对方都没有回话。 琅琊韵正觉得奇怪时,女仆从后方接过字条传递给琅琊韵。 字条上短短地写着… 是的,我是逸君。 琅琊韵似笑非笑地道:“怎么?你不见客就罢了,连声音都不让我听吗?” 这个乐伶也未免太过高傲了! 丫环再度递上纸条,上面是一行逸丽的字体… 逸君是卖艺之人,不见客、不卖身,也不卖声。 琅琊韵笑了笑。这个乐伶,倒是相当洁身自爱啊! “逸君,这可是你的真名?” 非也。 “那么,你的真名叫什么?” 真亦假来假亦真,公子今日前来听曲,明日便成过客,欢场中本无真心,又何须询问真名? 她话中的含义,无奈中略带着些许苦涩,而她的应对中显示了她的涵养,绝非一般的庸脂俗粉,令琅琊韵心中不禁浮现起些许的怜惜,而想见她的念头也就更强烈了。 转开话题,琅琊韵再问:“你今年几岁了?” 十七岁。 “琅琊国的女子十五岁行了及笄礼后,便可婚配,你不好好把握青春寻觅夫婿,莫非要以卖艺度过此生吗?” 琅琊韵问完,便敏感地察觉到轻纱后方的人儿微露出诧异之色。 鲍子意欲为何? 琅琊韵存心逗弄她。 “我乃出自名门,与你年岁相当,若我想纳你为妾,你意下如何?” 逸君不敢高攀。 看见字条上僵硬的字迹,想必对方必然被她逗弄得有丝微愠,琅琊韵不禁哈哈大笑。 “对不住,与你说着玩的,还望逸君姑娘莫要见怪。”琅琊韵笑道:“在下一连听了几天你所演奏的琴音,觉得十分悦耳,可否请姑娘再为我奏一曲?” 鲍子想听什么曲调? 琅琊韵想了想道:“就来一首《北陵散曲》吧!” 重重白纱后方的人儿轻抚琴弦,弹奏起清灵悠扬的《北陵散曲》。 这支曲子,琅琊韵不知听多少名家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