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八章 (第1/3页)
第八章 清康熙十四年(公元了六七五年)山西大同 在山西北部,介于内、外长城之间,有“金城汤池”之誉的军事重镇…大同,不但自古即为重要的交通要冲,更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。 前朝末,清摄政王多尔衮曾率清兵围困大同,却久攻不下,直到城内兵断粮绝,才打开城门投降。入城后,多尔衮下令屠城,将大同城内军民全数处死,并拆掉城墙。将近五年时间,大同俨然成为一座杂草丛生的空城。 康熙皇继位之后,有感大同军事地位的重要,除积极从外地移民来此之外,更钦点手下爱将赫翌率旗兵治垦管理;一方面为南方“三藩之乱”预留后防,另一方面也可藉此开荒辟地,增加满人在此的势力。 可对敏格而言,这些硬邦邦的军事考量,并不是她所关心的重点,她只在乎一家人能否团聚一起,共同生活… 如今,她虽得偿所愿,却因水土不服,身体不争气地病了好些日子;为此,赫翌曾动过将她送回北京城的念头,但好险都在她的抗争之下,不了了之。 她不想离开赫翌…在她冒着随时会为他再怀孕的危险之后! 她知道自己执意的跟随,或许会造成他的负担,但她实在无法再次忍受独自等待他归来的滋味。 和北京城相比,这里不过是满人少了点、荒地多了点,外加食物粗糙了点…只要有他在,她其实无所谓! 甚至,她还觉得这里的人、事、物,皆多了一份京城所没有的质朴粗犷… “你真的确定这块地可以种出东西来?” 顶着烈日,敏格托腮专注盯着眼前一层层被翻沉而出的黄土。 “能不能种出东西全凭个人本事,当然有时还得看老天愿不愿意帮忙了。”月礼举锄翻土,脸上覆着一层薄汗。 “可是看起来好累哦!”敏格倒了杯水,走上前递给月礼,仍不死心道。“你真的打算选择这样的日子?” “一直到我离开家乡之前,我每天都是与田相伴,我感觉很自在。”月礼微笑道,她不怕日子苦,只想将孩子顺利扶养长大。“倒是你,身体好点了吗?要不要进屋去休息一下?” 敏格点头又摇头。“说来真是呕,来到这里之后,为什幺只有我『适应不良』,你却一点事儿都没有?” 月礼将水杯递还给敏格,弯身继续锄土的工作。“我是个乡下人,从小做粗活长大的,脏东西也吃得多,当然比较不容易生病。” “脏东西吃得多,所以不容易生病?” 这种说法听来怪怪的,但是… 敏格擦了擦额上冒出的汗水,突然灵光乍现道:“不如这样吧!我也下田陪你工作,也许可以锻炼一下身体…” “不行呀!”月礼脱口而出,忙阻止道。“你贵为福晋,怎能做这种粗活儿呢?绝对不行!” “没关系,你告诉我该怎幺做?”她煞有介事地卷起袖子。 月礼紧张万分,决定使出最后杀手钢加以阻拦。“如果你真的下田帮我,恐怕以后贝勒爷都不会再让你来找我了,你可得好好考虑哦!”敏格果然迟疑了下,才道:“他呀…一回到山西这里,就有处理不完的事情,我每天只能在太阳下山之后才见得到他,挺闷的…” “不过至少每天都能见到面,不也很好?” “那倒是。”敏格点点头,随即又忆起之前被转移的话题。“来吧!我能做些什幺呢?”她开始东张西望寻找多余的工具。 “你还是不放弃?” “放心,我没有你想象中柔弱。”敏格露齿一笑,一副准备大展身手的模样。 此时,小土屋里隐隐传来婴孩的哭声。 “孩子们好像醒了…”月礼迫不及待提醒道,庆幸敏格的注意力被转移。 “这样啊,那我先进去瞧瞧好了,等会儿再来帮你。” “快去快去。”仿佛天降甘霖一般,月礼如释重负。 看着敏格的身影消失屋内,她正打算继续之前的工作时,一阵马蹄声吸引了她的注意… “请问是王夫人吗!” 来者约莫十余人,全为旗军装扮,除了为首的男子骑马之外,其余都是步行的方式。 “我是。有什幺事吗?” “我们是奉贝勒爷之命,过来看看王夫人是否有需要帮忙的地方?” 月礼环顾了下四周,礼貌地答道:“这块地已经都整得差不多了,我想可能不需要麻烦到各位…” 骑马男子亦在评估田地状况。“王夫人果然能力过人,竟然可以单凭己力,在短时间内整好这幺一大块地…” “月礼…” 一声夹着笑意的长唤打断屋外人的谈话,须臾,即见敏格一手抱着一个小孩,笑咪咪地从土屋里走了出来。 “你瞧你瞧,这两个小家伙竟然一起醒了…” “少福晋吉祥!” 突来的叩请问安,让敏格吓了一大跳。喝!她才进屋一下子,怎幺外头就多排出这样的阵仗? “你们…”她来回扫视在场每名壮汉,最后目光停在为首男子的身上。“是赫翌的人?” “是的,少福晋。”男子颔首,约略介绍道。“他们都是从旗中挑选出来,擅于农事之人,是爷特地命令来帮忙王夫人的。” “原来如此。”敏格满意地直点头,为赫翌的设想周到感到窝心。“唷,你们都看到这块地的范围了,请尽管动手,别客气。” “敏格…”月礼拉住她,摇头道。“不用麻烦他们,我一个人就可以了。” “没关系,多些人多些力气嘛!” “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