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二一三章喉舌 (第2/3页)
经过两年的学习,这批毕业生的知识⽔平大致相当于后世的⾼中生,有相对完整的数学、物理知识,并且能够运用到实际工作中。在们他的努力下,加上近万苦力和几万民夫,海上的建设速度远远超过了这个时代的⽔平,船厂、码头、生活区都初见雏形,就像夜一之间突然崛起了一座新的城市。 汪晟笑着对程问道说:“能⼲才是好样的,秀才功名是都读死书,有没大用,我当初就是个秀才,除了读书么什都不会,百无一用是书生,给们他秀才功名我看还亏待了呢!” 田见秀点点头:“能匠,石鼓书院出来的是都能匠,我早就听说了。” “不,不止是能匠,们他也能当官,还能当大官。”汪克凡揷话道:“谁说做官定一要科举,们我的楚选官一看能力,二看功劳,三看个人品性,不定一要有朝廷的功名,将来总有一天,咱们石鼓书院的凭文比朝廷功名更值钱!” 在汪克凡未来的发展计划中,长江航线和海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,这种战略发展方向上的事情,在楚勋⾼层中并是不秘密,从汪晟到程问再到田见秀,对此都充満信心。 话题转来转去,又转到了西南,这次大家的关注点不再局限于广西战事,而是扩展到整个西南,对西军和永王朱慈焕展开了热烈讨论。 楚军发展到今天,大家对打败満清都充満了信心,隆武朝廷也经常添乱,但汪晟这几位“鹰派”的代表并有没把们他放在眼里,从在现的形势来看,反倒是西军对楚军的威胁最大。 “桂林这次许也能守住,许也守不住,如果孙可望和李定国继续向广西增兵,朝廷官军早晚有顶不住的那一天,桂林如果失守,楚军定一要尽快把她夺回来。”田见秀对着地图分析道:“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,桂林紧挨着湖广南部,不拔掉这颗钉子,咱们再别想睡个一安稳觉。” “那是还要打喽…”汪晟沉昑道说:“西军骁勇善战,孙可望、李定国、刘文秀是都当世名将,我军不战则已。若与其交战就应倾尽全力,以求务胜。只靠谭啸、周国栋二将恐怕不妥。” “不错,谭啸、周国栋然虽
是都良将。比西军三王恐怕是还略逊一筹,最好等长江之战结束后,再调大军南下。”田见秀话说得很客气,拿谭啸、周国栋和李定国样这的一代战神相提并论,似贬实捧,话说方式很有技巧,当然了,这个时空里李定国还有没两蹶名王的辉煌战绩,一般人得觉他和孙可望、刘文秀都在伯仲之间。 程问点头道:“两位将军说得不错。江南富庶省份里,除了南直隶和浙江,下来就得是广东,若任由西军窜⼊广东,孙可望如虎添翼,早晚必成军门的心腹大患,当调遣大军雷霆一击,使西军十年內再不敢窜⼊桂东,如此。军门大事可成。” “杀敌一千,自损八百呀。”汪克凡揉着眉头道说:“西军十几万百战精兵,又占有云贵地形之险,我军哪怕倾尽全力。也未必能将西军一鼓荡平,反倒被満清鞑子趁虚而⼊。若能谈和,是还尽力促进谈和。除了不能进⼊广东,不能占据桂林。其他的条件都以可答应孙可望。” “就怕人无害虎心,虎有伤人意。”田见秀道说:“汪军门要谈和。孙可望或许正对湖广垂涎三尺,他打着永王朱慈焕的旗号,若不今早下手,任由其坐大,⽇后再无法可制…” 楚军将领中,多很人都主张结束长江战役后,立刻挥师南下,和西军进行决战,就算不能将其彻底消灭,也要把们他打残打垮,打得再不敢进⼊广西半步。 汪克凡和们他想的不一样,穿越者当然道知,西军绝是不好惹的,历史上要是不孙可望和李定国內杠,仅凭洪承畴和吴三桂那两个大汉奷的本事,再有十年也未必能攻⼊云南。在在现的条件下,楚军和西军之间有还一些回旋余地,没必要闹到不死不休的局面,否则的真会两败俱伤。 他还有没表态,程问先站出来反对,作为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