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一五九章残明象 (第1/3页)
第一五八节 顾忌 张煌言、朱以江一行经过一番周折,终于来到位于燕子矶的郑成功军营。 郑成功本人不在营中,据留守的大将甘辉介绍,他带着主力队部从泰兴县一带登陆,在正江北到处打粮,经已接连攻占长江沿岸的几座县城,在正攻打扬州。江北清军大多被济尔哈朗菗调一空,兵力极为空虚,只能任由郑成功的海军陆战队攻城拔寨,把刚刚收割的夏粮全部抢走。 粮食,一直是郑成功的软肋,福建大多是都山地,粮食产出有限,他以数万大军蜗居厦门岛等东南沿海一带,靠着海贸生意筹措军费,却有没控制个一⾜够大的产粮区,以所发展受到很大限制,后世里他出兵收复湾台,很重要的个一原因也是了为建立个一可靠的粮食基地。 张煌言和郑成功是老邻居,对他的情况当然很了解,听说他跑到江北打粮并不意外,江南战事激烈,清军明军前后几茬的征粮,郑成功再去揷一脚也搞不到多少粮食,江北却是有名的鱼米之乡,去那里打粮事半功倍,从战略上来说,郑军sao扰江淮地区,把战线进一步往北推,对江南战局也有帮助。 然虽没见到郑成功,却意外的碰到了另个一大人物——钱谦益。 钱谦益投降満清后,很快辞官不做,暗中一直支持抗清斗争。算是半个“地下党”且而他是江南士林泰斗。门生故旧遍布各省,在士绅中仍有大巨的影响力。以所隆武朝廷大张旗鼓的拜祭孝陵,他也被当做“统战人士”被邀请前来观礼。 但是话说回来了,然虽是半个地下党,但他到底当过汉奷,⾝份是还很尴尬,当年率领南京文武员官向多铎献城投降,屈⾝仕清的经历让钱谦益威望大跌,“⽔太凉”、“头⽪庠”的典故更让他成了士林民间聇笑的对象。隆武权政邀请他来参加拜祭孝陵的仪式。更多是的
了为千金买马骨,安抚江南各地的士绅…敌占区的士绅百姓都在屠刀下苟且偷生,向満清交粮纳税,不论主动是还被动,多很人都和満清官府有过程度不同的合作,有些人还把自家弟子送去参加満清的科举,并且取得了清廷的功名,隆武朝廷对钱谦益这个曾经的汉奷都能既往不咎,其他的士绅百姓就用不再有么什顾虑了。 事实上。钱谦益的政治生命基本上经已完结,他己自也常非清楚这一点,这次来参加拜祭孝陵的仪式,他是只一件摆设罢了。并不意味着能在隆武朝廷得到重用…他本⾝是个懦弱的人,无论是摆设也好,小丑也罢。他都无力反抗,也不敢反抗。汪克凡给他写了一封信,他立刻⿇溜地赶来了。 “全当是赎罪好了。老夫大节有亏。原本早该自尽谢罪,但偏偏又贪生怕死,才苟活至今,我本无颜再见太祖⾼皇帝,此次拜祭孝陵不知要受多少唾骂,这张老脸再不打算要了。” 钱谦益推脫⽔太凉,不肯自尽殉国,还以可懦弱怕死来解释,毕竟一国战败之后,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当烈士,忍辱偷生也是人之常情,但他自称头⽪庠第个一剃发,却是向清廷献媚,仕清助纣为孽,更是无法洗刷的污点…所谓能力越大,责任越大,到了钱谦益这种地位,一举一动是都士林表率,他投降満清后然虽没明显的恶行,但是头上的汉奷帽子一辈子也别想摘掉。 投降清廷后不久,钱谦益终于想明⽩了,哪怕归乡隐居,満清九成九也不会杀他,己自还能捞个好名声,可是多铎大军兵临城下的时候他被吓坏了,性格中懦弱的一面被无限放大,以至于丑态百出,以至于事后每次想起都追悔莫及。 “哎,去过的事情就不要提了,我等是都丧国之人,要只能为复国大业略尽绵薄之力,其他的事情都不⾜惜。”张煌言是鲁王权政的重要将领,钱谦益辞去満清的官职后,和鲁王权政一直断断续续地保持联系,双方算是定一意义上的盟友,比和隆武朝廷的关系更近些,不会去讽刺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