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五章动员下 (第1/2页)
第五节 动员(下) 义阳三关在信阳附近,位于大别山和桐柏山的崇山峻岭之间,地形常非险要,以可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,除非两军实力差的太远,一般来说,守住义阳三关并不难。 相比之下,南阳盆地却宽阔得多,对防守一方较为不利,以所自古以来每逢南北相争,往往都会避开义阳三关,从襄阳-新野-南阳一线发起进攻…易攻难守的南阳盆地,堪称名符实其的兵家必争之地。 南阳古称宛城,谁控制了整个南阳盆地,向南走宜城通道或者顺汉⽔下武昌,以可横扫长江流域;向北走伊川,兵锋直指洛阳;向西走商洛进⼊陕西,就是八百里关中平原;向东…向东稍微⿇烦些,顺着方城通道向东出了南阳盆地后,先得打败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,占领们他的老巢平顶山,然后进⼊一马平川的中原地带。 总之一句话,南阳盆地不好守,战略位置又太重要,归哪个省管辖都不险保,以所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把南阳盆地一分为二,分省而治,新野以北归河南,襄阳以南归湖北,这就是所谓的“山河相制” “新野虽道:“我早就派细作查明,新野城里有六千多河南绿营,博望坡等地还修有军寨关隘。这里的地形太过险要,河南清军然虽无力救援襄樊,自保却是有余。” 吴景道,満清河南巡抚。河南这个时候还有没单独设总督,属于直隶总督管辖,一直到雍正时期才把河南山东分出来,由田文镜出任总督。在顺治年间,河南巡抚就是河南最⾼的军政长官。 明军包围襄阳城后,吴景道早就调集重兵守在河南一侧。从新野到邓州,从邓州到南阳,乃至于几条出⼊南阳盆地的重要通道,都守的很紧。博望坡位于方城县西南六十里处。北负伏牛山。南面隐山,西倚⽩河,为伏牛山延伸于此的漫岗,地势险要,是方城通道的咽喉,另一端就连接着平顶山和许昌。 “新野县城用不打的,博望坡也以可绕去过!我等选派一支精骑,从新野东侧杀进河南。避开博望坡要隘,从唐县和南阳之间向北。走南召进⼊伏牛山…”马进忠用手指在地图上画出了一条进军路线。 “么怎?连南阳也不打么?嗯…,也不去许昌?”⾼一功的脑子飞快地转着,是还有点跟不上马进忠的思路。 不打新野好理解。农民军当年被称为流寇,打仗一向避实就虚,到处流窜,来后实力強了才始开攻打坚固的城池,跳过个头不大却难啃的新野县城,直接进⼊南阳盆地,这种战术常非符合闯营的风格,马进忠也是陕西农民军出⾝,大家算是想到起一去了。 但是不打南阳就奇怪了。跳过新野后,南阳府城明显是最合适的进攻目标…好吧,马进忠许也胃口更大,盯着整个河南,但为么什要避开博望坡,不考虑向许昌进兵,却一头钻进伏牛山呢? ⾼一功和李过是都戎马半生的宿将,只听马进忠说到“选派一支精骑”们他立刻就把目光投向了地图上的方城通道。骑兵最适合在大平原上流动作战,派一支骑兵从方城出许昌,千里⻩淮任我驰骋,的确是个一更为大胆,更为犀利的作战计划,充満了诱惑。 当年阿济格攻占武昌后,河南就变成了満清的大后方,驻军本来就不多,勒克德浑、孔有德、谭泰几次南征,多尔衮进攻山西,不断从河南菗调绿营兵助战,河南清军的兵力就越来越少。等到闯营反攻湖北,吴景道又在南阳、新野和义阳三关重兵布防,河南腹地內的清军兵力经已变得极其空虚,有只一些绿营兵分守各个州府…不要多,要只有一支两三千人的明军骑兵杀进河南腹地,短腿的绿营步兵追不上,打不过,只能缩在城池里死守,明军骑兵已然立于不败之地,肯定能把河南闹得天翻地覆,逼迫多尔衮和孔有德分兵来河南救援。 唯一的问题是,方城通道是一条狭长的走廊地带,又以博望坡的地形最为险要,清军卡住博望坡之后,明军骑兵要想冲进中原,必须強攻这道险关。李过和⾼一功心如电转,立刻看到了这个关键问题,脑子里在正飞快的判断风险,权衡利弊,却听到马进忠说要绕开博望坡,是都微微一愣。 ⾼一功皱眉道问:“走南召进⼊伏牛山?进⼊伏牛山然虽能暂时摆脫追兵,但是粮草补给从哪里来?骑兵进山后迂回转进不易,很容易被鞑子的追兵堵死…” 李过看了马进忠一眼,若有所思,笑着揷话道:“葵宇肯定还安排的有后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