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二章 (第1/4页)
第二章 欣晨轻描淡写的说法却让宁妃把嘴里的粥全喷了出来“咳,咳…你说什么?”她听错了吧? 欣晨帮宁妃拍着后背“我说,我昨逃卩了个驸马,是太子太傅,名字叫做…娘?娘你怎么了?” 宁妃张大口,骇然望着女儿,忽地揪住她“真的吗?欣晨,不要吓娘呀!”皇上一向不曾留意到欣晨的存在,怎么会突然给她指婚? “是真的,娘你不用那么吃惊吧?”欣晨懊悔自己竟然在吃饭的时候提起这事,害母亲呛着了。 “我怎么能不吃惊!”宁妃跳起来“这件事很严重的!这可是你的终身大事!”女儿怎么可以还这么冷淡。 “我也知道啊。”所以她才跟母亲提的嘛,只是好像找错时机了。 宁妃头痛地望着一脸不解表情的女儿“你明不明白指婚是什么意思?” “当然知道,”欣晨失笑,母亲也把她想得太无知了吧?“冷宫里头的阿姨们什么都教过我。”其中一个还详细地给她讲解过春宫图呢! 她走过去把母亲拉回餐桌“粥都冷了,娘,先吃了饭再说这事吧,不急于一时。” 宁妃被拉坐了下来,端着女儿捧过来的粥碗,简直哭笑不得,她都吓得六神无主了,欣晨却若无其事地只记得吃饭! 女儿就这一点奇怪:做什么事都慢慢悠悠地。 是她教育得太成功了吗?自小不停地嘱咐她要谨慎小心,先思而后动,看来女儿全都听进去了,而且更加发扬光大! “欣晨…唉!”宁妃放下碗“娘现在怎么还吃得下饭?到底是什么回事?你父皇为何会突然想到要给你指婚?是谁提议的?是那些妃子们吗?难道她们又想害我们?是不是?莫非,莫非那个人是其它公主都不肯嫁的,才会推给你?究竟是怎么样的人,你说呀!” 母亲急促的一连串话听得欣晨头晕,根本插不进嘴,等母亲停下后才道:“不是的,娘,那个人其实是所有的公主都争着要的。” “那究竟是什么回事?”宁妃急切地拉着她。 唉,看来不说明白娘是没心情吃饭了,欣晨一边开口讲述昨晚的事情经过,一边将饭菜放回食盒,等一下再吃好了。 “这样啊,那…那你岂不是得罪了所有的公主?她们一定会怀恨在心的!说不定很快就会伺机报复了!唉,你…你怎么会抽到红头呢?天哪,老天爷真是捉弄人!”听完后,宁妃不仅没有安心吃饭,反而更加心神不定地低喃“怎么办?她们一定会找事端来陷害你,使你不能嫁给东方蔚的。即使你嫁给东方蔚,你没权没势,一定会被他欺负的!还有,你离开娘身边,娘就不能照顾你了,万一有什么事,你连个救助的人都没有!怎么办?怎么办才好?” “娘,你不用想太多。”欣晨觉得母亲是一朝被蛇咬,十年怕草绳。凡事小心谨慎是应该的,但对于自己无能为力的事,还是顺其自然的好。 她再次把母亲按在椅子上,慢吞吞地分析给母亲听:“担心也没有用的。父皇已经把话说的那么绝,谁都不许有异议,我们当然推辞不了。其它公主若想报复,我们也阻止不了。放心,最多就是再被陷害进冷宫去陪阿姨们,和现在也没什么差别。至于东方蔚,他一定不肯娶我这个没权势没后台的公主,凭他的受宠程度和其它公主对他的痴心,应该可以说服父皇换人选的。” 女儿悠闲镇定的口吻安抚了她,宁妃不知不觉间接过了女儿塞到她手里的碗,无意识地把粥吃进嘴里。 “再不济,我果真要嫁给东方蔚的话也不打紧,反正他是个文弱书生,应该没力气欺负我。还有,律法规定,公主下嫁后若丈夫先逝,是要被接回宫的。若东方蔚有个不测,我就可以回来陪你了。”欣晨帮母亲挟了一筷子小菜,接着说下去“再说,父皇现在还没下旨,东方蔚和其它妃子一定会想尽办法挽回的,我们根本就不用cao心。再不然,只要顺水推舟,做一些让东方蔚讨厌的事,一定可以吓跑他的。”有冷宫里那么多位不得宠的阿姨当榜样,要讨人厌还不简单! 待欣晨慢悠悠地说完,宁妃也吃完了早餐。她想了半晌,觉得女儿说的在理“可是,我总不踏实,欣晨,你还是到冷宫去跟你那些阿姨们商量一下吧。”多几个脑袋也多几个主意,虽说公主的婚事全由皇上和太后指定,但是也是可以试着想想办法避过的。 “是的,娘。”虽然觉得阿姨们不可能出什么好主意,但回去聚聚也好。 “事不宜迟,你今晚就去!”知道女儿向来拖拉的习性,宁妃不放心地催促,想了想又说:“不,还是我们一起去吧。”省得女儿慢吞吞地磨蹭,而她在这里等得心焦。 “好。”欣晨应声,一边收拾着碗筷。 *** 饭后收拾了母亲的卧房后,欣晨来到宫后的树林中,坐在一棵大树下,低头缝补手中的衣物。 这是她惟一的一套宫装,已经穿了三年了,昨晚穿去赴宴,不料在抽签时被别的公主扯破了一道口子。 就着初升的艳阳,欣晨仔细对比着手中的丝线和衣服的颜色,并照着衣料的纹路下针。这些是巧儿阿姨教她的,这样可以将衣服补得看不出痕迹。 手拈细针灵巧地穿梭着,不一会儿,衣服就补好了,欣晨将它摆在阳光下检视一番,满意地点头,将它叠好。 随后她又拿出几件旧衣来缝补,补完后看向自己穿着的鞋子,知道前端已经快透底了,脱下来仔细瞧瞧,觉得再纳一层鞋底后应该还可以穿。于是她换了一根针,选好合适的麻线和碎布,开始纳缀鞋底。 *** 虽然心情不佳,东方蔚给人的感觉仍然是如沐春风般温和,一路走来不断有人主动趋前行礼。 这次真的大事不妙!太后不接受他的推辞,一径认为他是在谦让。经他旁敲侧击,才知道这次皇上已经做了决定,甚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