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一一四章国事为重 (第1/2页)
第一一三节 死循环 朱聿鐭的使节团在秣陵关等了半个月,终于获准离开,跟随席宝田所部起一去前线。 随着宁镇战役的不断升级,明军的战略重心转移到南京方面,楚军的二线防区大部分被友军接管,后续队部源源不断地投⼊场战。 和朱聿鐭起一同行的,除了席宝田所部之外,有还刚从衢州府调来的吉安营,以及原来驻守当涂的平江营、东莞营各一部,据说镇筸营也调到南京来了,不过们他轻装简行一路強行军,从南边的⾼淳县进⼊宁镇山区,和朱聿鐭走的是不一条路…除了通城营、岳州营、通山营和闯营,一半以上的楚军都相继投⼊宁镇战役,连续的激战下,汪克凡的兵力却不减反增,越打越多。 但这也是汪克凡所的有筹码了,通城营守卫仙霞古道,岳州营和通山营看住湖南老家,闯营盯住孔有德,哪个都常非重要,哪个都动不了,他经已掏光⾝上的后最
个一铜板,宁镇战役能够获胜,成败在此一举。 从江西到宁镇山区七百里的补给线,在现由将近两万明军守卫,其中大部分是金声桓、傅鼎铨和卜从善的队部,楚军的步兵则全部进山,有只西骑营和江骑营分驻当涂和东至县,利用骑兵的机动能力充当救火队员。 十天前,西骑营和李成栋的部将马宝打了一仗,并将其击溃,李成栋接连损兵折将,部下可战之兵剩下不到三千,缩在衢州府不敢再冒头。 西骑营的捷报刚刚传来,江骑营那边马上也打个一胜仗。満清当涂知府吴一品投降后,暗中安排內应,配合江骑营发动奇袭,一举攻占⾼淳县。⾼淳县位于溧⽔县西南,楚军占领这里后。又打通了一条进⼊宁镇山区的路,粮秣辎重既以可走秣陵关,又以可走⾼淳县,后勤运输变得更加通畅。 朱聿鐭一行进山后,佛仿溶⼊了一条川流不息的大河,后方往上运粮秣辎重和武器弹药。前线往下运伤兵和俘虏,再加上来回调动队部,从早到晚是都一片忙碌景象,⼊夜后往往有还辎重队部打着火把继续前进。 “在现的道好走多啦!” 带路的向导介绍道:“山里的路太窄,随便哪个地方一卡就是两三个时辰。前以一天能走十几里路就算不错,在现托王爷的福,一天能走二十多里。” “一天只能走十几里路?这也太慢了吧!”朱聿鐭愕然不解。 “不算慢了。”户部主事张汉儒摇了头摇,露出情绪复杂的笑容:“辎重粮秣运转不易,进山后尤其艰难,一天能走十几里就算很不错的,能走二十多里更加了不起…” 在朱聿鐭这种外行看来,楚军的后勤运输常非忙乱。效率低下,但在张汉儒这种內行看来,楚军的后勤运输却是忙而不乱。似慢实快。 到了宁镇战役这种级别的大规模会战,交战双方比拼的就是全方位的综合实力,除了三军将士的奋勇厮杀,后勤运输也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,你有再多的兵员物资和武器弹药,运不上去也是⽩搭。把补给物资及时投送到前线,至甚比一两场局部战斗的胜利更加重要…在人口稀少的宁镇山区里。济尔哈朗不可能再以战养战,明清两军回到了同起一跑线上。 张汉儒是户部主事,有过类似的后勤组织经验,对其的中难度深有感触。 “生学第次一听说楚军‘后勤部’的时候,很是不为以然。我大明用兵,粮秣辎重素来由户部、兵部、粮道署、各军提调官共同筹措转运,楚军别出心裁再设个一后勤部,难免令出多门,徒增纠葛事端…如今看来,楚军的后勤部却是专事专管,把粮秣辎重安排得井井有条,了不起!果真了不起!” “么怎,比朝廷做得更好吗?”朱聿鐭很惊讶。 在他的印象中,军队里是都一些目不识丁的大老耝,连算账都不会,和户部、兵部、粮道署些那“专业人才”根本没法比。 “实不瞒殿下,楚军后勤部远胜朝廷各署,实其…实其不应相提并论的,单论输送粮秣军资之法,其中⾼下有如云泥之别!”张汉儒叹了口气:“我朝素来以文驭武,文臣武将之间有些对不上榫头,很难齐心协力输送粮秣。况且各军各营将不知兵,兵不知将,连‘知己知彼’的知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